第17章 正式舉兵,照夜馬風嘯槍~(1 / 3)

公元190年,漢獻帝初平元年2月10日。

以衛家為首討白波軍的義軍正式成功舉兵。

此次討伐白波軍和之前的黃巾軍,完全不一樣。

他們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人數眾多並控製地盤。

以前的黃巾軍根基未穩,漢室雖衰弱至少還是一個整體,有一戰之力。

如今局勢混亂,以黃河為界限,附近兩側全是戰亂,皆自顧不暇。

成功則更進一步,有望成為一方諸侯。

不成則麵臨逃亡,甚至有滅全族風險。

在安邑縣的校場上,已經站滿了各家族聚集而來的6千人馬。

衛家出資加2千兵。

安邑縣有兵1千兵自帶統一武器,馬2百匹。

其它家族合計湊了3千兵,馬3百匹。

柳家和範家,分別負責出資源和製造武器。

安邑最大的良田在裴家手上,可惜目前還沒談攏,一直沒有等到回信。

範武提供了兵器弓箭一千,刀兩千,長槍三千。

縣兵要負責城防守衛巡邏,依舊在太守王邑手下掌控。

趙雲領兵五百配騎兵弓箭和長槍。

母丘興領兵一千五配長槍。

賈逵領兵一千五配刀。

衛寧領兵一千五配弓箭和長槍。

最後武器還剩五百把刀,留著給招募來的士兵用。

遺憾的是帶甲率為零,好在白波軍也沒什麼盔甲,帶甲人數隻有數百人。

還有個遺憾,服裝不統一,衛寧站在高處看下去感覺極其淩亂懶散。

衛寧和趙雲領的兩千兵都是衛家兵,這種屬於死忠的親兵自然不可能讓別人掌兵。

就連趙雲領兵,下麵的人都頗有怨言,隻因他不姓衛,大家多有不服。

最後是趙雲自己擺下一個擂台,不服者隨時可以挑戰。

直接挨個幹趴下八個刺頭。

有誰不服?

打到他服!

趙雲善騎射,最後負責騎兵的訓練。

衛寧沒帶過兵,但是電視劇看過不少,又有趙雲扶持。

最後總結下來兩點,選拔和磨練配合。

優先選出善騎馬的人撥給趙雲。

騎兵是戰場上的精銳,突襲的好一戰成名,震懾敵軍,還可以以少勝多。

不過麵臨對方人數過多,也隻能主要以騷擾亂軍心為主。

張遼八百騎兵硬剛孫權十萬大軍。

人少則可以直接斬殺。

衛寧又在剩下的一千五百人中通過臂力測試,選出五百人做弓箭手,其餘一千人用槍。

接著選拔出二十人做屯長,每人領一百,教授他們衛家拳、衛家槍和五禽戲。

這一個出自衛青傳承,一個出自華佗。

衛寧還給大家準備了口號,練嗓子用。

“保家為民,不懼強敵,毀我家園,格殺勿論。殺!殺!殺!”

這口號,這殺氣,幾嗓子下去,這幫人氣勢一下就上來了。

之前那股懶散勁也消失大半。

重點是這口號喊的震耳欲聾,周遭的百姓聽得真切,聽得明白,聽得振奮人心!

都知道舉兵是要幹什麼!

他們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可能要來了。

接著是磨練配合。

東漢末年沒有擴音器,更沒有電話遙控指揮。

隻能通過傳令兵、旗幟、鉦(鳴金收兵)和鼓來指揮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