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衛承奕終於在丹田內凝聚一道本源真氣,伴隨著真氣的凝聚,血液中的光點開始躁動。起先衛承奕還有些擔憂,不久見又恢複平靜便放下心裏。
恰巧這時,腦海中的光點飛速的向自己襲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不知過了多久,衛承奕才從驚嚇中蘇醒過來。
內視腦海,意識自己進入了一片未知的空間。衛承奕抬頭看著眼前的匾額,一道信息傳來。
此地乃是“大園”,乃是西漢末年楊雄(中大夫)所創建,登仙之前,將其容於太玄經原稿之中,同時留下一枚金丹,待有緣人取之。
此刻衛承奕站在一座大門前,門前是五丈長的街道,前麵是一個半徑五十米的半圓池塘,碧綠色的水看著很是舒服。延邊三米左右的寬度長滿了斑竹,高有七八米,散發著淡淡的綠色光芒,撐起空間高達數十米的天穹,有些斑竹已經枯萎,大多都散發著綠意兒。
進入門後兩邊是青石板鋪設的廣場,中間有一個四方塔,三層漢白玉石做地,塔高三十多米,頂部是一個碩大的圓石,晶瑩剔透,內部若隱若現的有著繁雜的銘文,與天穹頂部相連。四方塔內部隻有一層,中間一銅爐置於其中,中間還有十二根三尺粗的金絲楠木柱子,塔內散發著一股清香。
後院有著八十一塊土地,長寬都是九米,中間是一泉眼,周圍用著漢白玉圍著,不停地噴湧著泉水。每塊土地之間有著一米多的間隙,裏麵的土地看著就很肥沃。
泉水西側的第一塊地裏長著九棵茶樹,現在都有三米多高,可惜現在葉子老了,今年已經過來采摘的時間,傳來的信息中,空間內與外間時間流失、氣候等都是相通的。
斑竹最外圍是高大的漢白玉石牆,上麵同樣刻著清晰地紋路。
信息中,這邊空間原是一片龍脈之地,後來中大夫通過自己的成仙之力,煉製這處空間,以供有緣人延續傳承,很顯然,衛承奕就是這個倒黴蛋。不過衛承奕心裏還是欣喜的,畢竟災年又多了些許手段。
第二天一早,便悄摸的從廚房拿了兩個紅薯和幾個土豆。空間內雖然有氣候變化,但是基本都是恒溫,所以也不擔心種植時間問題。而且自己用意識就可在空間內操控一切,沒必要事必躬親,至於種植技術?
嗨,前世在即可是在武當山學道的,怎麼著?你不種地?不種地吃啥?天天出去買菜賣糧,偶爾還買肉肉,有錢嗎你?沒錢?沒錢就別像胖和尚那樣瀟灑。
如今卻隻是每人一個白麵饅頭一個窩窩頭,桌上也隻有一盤醬菜,一盤酸菜和一個炒雞蛋,雞蛋還是自己家裏的雞產的。好在之前養得有五隻母雞,每天至少兩到三個雞蛋。
“現在每人的定量都減了不少,就乎吃吧!”衛老太爺說道:“承業,你也不小了,該懂事才是。”
“就是。”衛定山說道:“現在我們家好歹還算不錯的。”然後又看向劉桂芬道:“那些工人的夥食可得照顧好,不能讓他們餓著。”
“沒法子。”劉桂芬道:“我們也不曾克扣他們的定量,但是每天能八分飽就已經不錯了。”
“爺爺、爸媽,別擔心。”李招娣一臉堅定的說:“放心,我們一定能挺過困難時期的。”
“我們這些老的沒啥,就是孩子能行嗎?”衛老太爺幽怨的說道:“我們什麼苦沒吃過,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虧了身子以後可不好找補啊!”
“太爺爺,有雞蛋。不會虧。”衛承奕笑著安慰道。
“爺爺。雞不也是吃糧食嗎?要不改天殺一隻,改善改善夥食兒?”衛正南憨憨似的說道。
“殺不得!”衛老太爺道:“雞留著下蛋,至於公雞家裏得留一隻抱我。還得留一隻咱們過年吃。你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現在買隻雞也是不容易的!”
“這麼些雞,白不白的浪費一個人的口糧。”衛正南說道。
“瞎說。”衛老太爺不滿道:“哪天沒有雞蛋收?縱然吃了一個人的定量,但是每天兩三個雞蛋也是很劃算滴兒!在家裏,餓不著你就行,哪有那麼多的話。快些吃吧!”
見老太爺已然不滿,眾人哪裏還敢再爭口舌兒。都自顧自的吃著手裏的饅頭,畢竟現在細糧一個月也吃不了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