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金丹大道(下)(1 / 1)

三部出世法第一步,金丹大道——華山丹光功,第一步煉法:修心止念(煉己),丹道功修持的第一步,在華山派裏稱作“修心止念”,後世的其他門派,多把它叫做煉己,其意義其實都是差不多,都是基本的心性修煉——入靜的功夫。

在一、二部功中,我們已經進行了一些初步的靜功修煉,象一部功的身心一體功、觀光虹體法,二部功的觀音耳根頓悟法等都是修靜功用的;但在一、二部功中,沒有深入地、專門地來研究和修煉靜功。所以依學者個人的悟性和先天素質的不同,大家所修到的靜功境界也各有差別;但無論修習的層次高低,到了三部功,還須專門在入靜上下一番功夫:修心止念。

修心止念法的修煉方法如下:

一、姿勢,以打坐姿勢進行,(在這裏最好不用睡式來煉以免昏沉入睡的現象)。打坐的姿勢,可分坐椅式、散盤式、單盤式與雙盤式。一般最好用盤坐的姿勢,確實沒有盤坐條件時,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盤坐時,依靠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均可,不必勉強坐雙盤,道家功不要求一定要雙盤。(當然能雙盤更好)

盤坐時要求注意以下幾點: ①臀部後半部,要求墊高一些,可墊棉墊或較薄的枕頭。這樣,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時因腰肌疲勞,慢慢彎腰曲背的弊病。

②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則任督二脈氣不通暢,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③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舌抵上齶。因為日常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或左或右,打坐時往往自己覺得頭正了。實際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時在坐好以後,在麵前放一麵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二、意念與呼吸,坐好以後,不要急著閉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靜下來,呼吸均勻下來後,再慢慢地講眼睛閉上(輕閉或微留一線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數自己呼吸的遍數,身體虛弱之同誌數吸,即一吸上記一個數,呼氣不記數即一吸一呼為一個計數;身體健壯,平時火氣大,脾氣暴躁這類的人則數呼氣,一呼氣記一個數,不記吸。這樣從一數到五,就從頭再來,再從一數開始,如此反複不斷的訓練。

三、注意事項:①數息時,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裏數呼吸,耳朵注意聽著呼吸。全神貫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雞孵蛋一樣。如果數息過程中發生雜念則馬上將意念收回來,從一重開始數起。

②注意要將呼吸調到:深、長、勻、緩、柔。“深長”: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綿綿不斷,慢慢將一呼一吸所用時間拉長;慢慢則會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體內,帶動全身的氣機;“勻”,不要時快時慢,要速度均勻;“緩”,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無意,不要用力呼吸。

③如果數息可以達到比較專注,心無雜念或入靜的程度,可以將計數改為從一到十,慢慢可以過渡到從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從一數到三十,中間都沒有雜念產生,則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經達標,可以修第二步了。

④在修煉過程中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種情況:第一昏沉,打坐時昏昏沉沉,打瞌睡。昏沉容易被當作是入靜,尤其注意。真正入靜時,心神很明晰,身心輕爽豁然,不象昏沉,糊裏糊塗,身心濁重無明。

造成昏沉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飲食不調,打坐前吃了過於油膩的東西,或吃得太飽。要少食油膩,不要吃得太撐;.姿勢不調,有的同誌坐著坐著,身體便走形了,慢慢頭也低了,腰也彎了。頭低腰弓的姿勢,最易引起昏沉;勞逸不調,打坐前工作或做別的事情過於疲勞。身心疲倦。此時,最好先躺著練一遍身心一體功,睡半個小時,恢複疲勞再煉。

對於白天工作較忙,疲勞的同誌,建議晚上練功時采取這樣方式:早點上床睡覺,先練睡功(要一、而部功方法),如晚上9點(最晚10點半)之前入睡,睡到一、二個小時,到11點或11點半左右進入子時時,用鬧鍾喚醒自己,坐起來練功,(如怕吵醒家人,可以在心中想一個表的樣子,意念表的指針走到11點時你就自動醒來,這是自定生物鍾的辦法,也很管用)。這樣練完功後再重新入睡。既保證了練功效果,也保證了你充足睡眠時間。(在未到丹道周天通後,神漫不思睡階段,充足睡眠還是必須的)。

第二步:守竅產藥,經過了第一步的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經基本可以做到心念的純淨,這時便可以進入第二步,守竅產藥功夫的修持。所謂守竅產藥,是通過意守下丹田竅位的方法,來促使心腎相交,從而在下丹田產生“藥物”即丹氣(或先天氣)。

在這一步的修持當中,分為三種修法:第一種修法是,針對40歲以上的男性煉功者(或年青卻體質衰弱或疲勞過度者)煉的方法,叫做漏體補虧法;第二種修法,是針對男性青壯年訓練的方法,是守竅產藥的正式修法;第三種修法是針對女性煉功者訓練的方法,屬於女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