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誼(1 / 2)

沉迷在成人世界中的人,渴望擁有在一塊屬於自己,不受外界因素打擾的淨土。對鄭諾來說,孩子就是這樣的存在。每到約定的時間,早早做出安排,前往醫院。懷揣對孩子的虧欠,不敢放鬆對孩子的監控,在安全的生活環境中,健康的長大,變成陽光少年。

在大洋彼岸,美國某醫院病房中劉夢詩強撐著睜開雙眼,看到心心念念地人。活生生的就在眼前,觸手可及,永不會觸及。從未做錯的自己,不清楚為何會走到這種境地。

十幾歲那年,剛上初中的自己初見那個瘦高少年。父母在國外使領館工作,寄居在親戚家。聽說按照他們家族傳統,3歲開始啟蒙,其中一項就是英語。會拿出許多沒見過的糖果、零食分享給大家。英語口語純正,在演講中風光無限。

從來都不是驚鴻一瞥,怦然心動,僅是因對方的善良和包容,不會傷害。背景相當的兩個人,水到渠成,順其自然,造就法律上的關係。

被病痛折磨中身體,隻能在藥物中維持片刻平靜。將近二十年的藥物依賴,不清楚還會持續多久。不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醜態,卻無法阻止。他的表情好怪,是知道什麼,還是自己此刻的樣子特別嚇人。年過五十,老氣橫秋。

鄭諾不知為何,心中還是會對眼前的人還會生出憐憫。鎮定地理清思緒,不到最後一刻不能鬆懈。

“你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

“什麼?”

“小心點說話。”

劉夢詩在恍惚中,看到擺放在麵前地平板裏那張類似那個人的臉。木晴?歇斯底裏的大喊。“強盜,你這個強盜。”

信號切斷,鄭梓彬一臉茫然。強盜?

孤單依舊,期待終究是夢幻,不應該強壓擁有,心陣陣生疼,習慣性拿起一個小鳥木雕不斷撫摸。看不懂大人們演繹出無厘頭的戲劇,明白,希望最終結局是空。

期待終究是夢幻,化為泡影一場空。沒辦法見光的小動作不是緩和關係,而是讓對方更加恨你。

複婚後十多年時間中,劉夢詩不止一次回想到,金姨在臨死之前告訴自己的話。

種下、發芽、長大,越來越生出執念。不平化為欲望,不公變成行動。蒙蔽雙眼,麻痹理智判斷。

白淨的瓷娃娃,漂亮地小仙女,柔弱的小羊羔,隻要會哭,會鬧,就會有人哄,有人給糖。頭一次見到,叛逆期少年小心翼翼的哄著僅二三歲的小人。聚集親友寵愛,真心嗬護,柔情,溫暖彌漫,彙聚到一點,不是金錢的堆積,物質填充滿,是那種發自內心,自然流露,籠罩下會感染。

自己則是,父母順應上級安排,排除眾人對大齡未婚的鄙視,雙方討價還價後結婚,麵子工程下產物之一。國家放在首位,犧牲小家,所在領域聲名鵲起,所剩不多的精力用在彼此之間互相厭惡地爭吵,犧牲對方,滋養自己。

軍婚受國家保護,離婚丟人,看不慣對方,還要對外維護和諧家庭,阻擋爭議。滿足彼此生理欲望,生育子女,這些隻不過是維護錦繡前程的手段之一。外麵高喊婦女能頂半邊天,家裏講著,女孩長大嫁人,是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財產都是兒子的,隻有兒子能繼承香火,養老送終。以吃飽穿暖為標準撫養,是提供錢和票,其他一概不知,知道後就是一場相互推卸責任的爭吵,矛頭彙聚射向對這個世界處在懵懂中的孩子們。

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麵的孩子,隻能默默忍受一切,包容一切,接受一切。兄妹相伴吃著食堂,以及百家飯,去醫院,供銷社等等,磕磕絆絆地長大,耳濡目染的沾染到周圍看到的一切。長大後,幾人隻為自己獲取,互相爭奪,彼此厭棄。為一己之私,把當年的日常積累怨恨無盡釋放。血緣至親,形如仇人。

他這個與親妹妹同齡的妹妹。父母叮囑,世交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在平輩與後輩模糊界限中轉變到看似合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