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木坤隨車跟著去醫院。
談一些不方便在家裏說的話題。聽完妹妹解釋後,疑問解開,心情陷入低穀。忍不住說道:
“都是因為我,這個哥哥特別沒用,沒帶給你幸福,卻帶來無數麻煩。如果不是我,你就不會認識段瑞,也不會被段飛糾纏,他們屬於同宗。”
木晴早就能夠猜出,堂哥得知後態度,但又怎麼樣,什麼都解決不了,徒增一份擔心。安慰道:
“你不要說了,聽著心裏難受。我在吞自己犯下的苦果,很多事情是多方麵的,我和諾哥哥之間也許一開始就是一個不對等的錯誤。哥,希望你不要向孩子們多嘴。時機到,我們親自和孩子們說。阿姨在餐桌上的提議,你好好考慮。當初盤下店鋪旁邊開設的快遞驛站,把那個房子買下登記在瑩瑩姐名下,起初為了孩子上學放戶口,再者是為了你出獄,做的打算。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要是不喜歡,有其他機會和想法,先適應一下環境,事情要慢慢來。”
“晴晴,你說的我懂。下午幾點下班,需不需要來接你,停車地方和家裏還有一段距離。我打算重新考一個駕照,家裏用車也方便。”
“你以前是B照,這次還想拿回之前的,還是考一個C照,或是挑戰一下A照。我在物流公司有股份,你要是想,都能安排。用我幫你找駕校嗎?”
“你最終還是接受羽叔。我記得,你以前不喜歡他。”
“當時年紀小,不懂事。叔叔不喜歡媽媽,總認為她是圖家裏這個那個,才和爸爸結婚,進而我也不喜歡他。不喜歡他一副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擺著貴族的姿態,會說當地話,卻隻肯說泰語,也不喜歡他對親生父母講話不用敬語。
長大後,學會換位思考,一切也就釋懷,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不懂,就不能以自己的固有思維亂說。血統和門第不對等,歧視很正常。
在他看來媽媽除了長得不醜,討爸爸喜歡,沒有優點。掙不了足夠的公分,為了一口吃的,少幹活,在當地的日子過的好一點,嫁人,過於心機算計,而爸爸傻傻的心甘情願,非媽媽不可。
叔叔恨奶奶,恨她當初的絕情,在大伯死後,把他送到泰國,過繼給舅爺。延續家族血脈,繼承祖輩榮耀,放棄喜好,學習管理知識。打理奶奶留在家族的產業,還有爺爺家族留在緬甸、越南、老撾的大片土地。恨爸爸能夠留在父母身邊,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
忽略文革期間,政局混亂,留在國內無法接受正常教育平安長大。叔叔的女兒夭折,沒辦法再有孩子,我打算照顧他的晚年,承擔家族的責任,經營好產業,積累財富,繼續傳承下去。”
木坤聽後,感到愧疚。心中生氣,以惡治惡,在穩定的國家,健全的法律體係中,歸屬隻有監獄。當年衝動造成的後果,不但改變自己,還改變身邊的人,沒有我,妹妹根本就不會認識段家的人,追根自己才是萬惡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