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裏,無意間陳浩瞟到了桌上的相片,裏麵是一對年輕的夫婦,男人神色俊朗,英氣逼人,女人則是笑靨如花,緊緊的摟著丈夫的手,二人笑得很是甜蜜,這便是陳浩的父母。
他神情恍惚,眼前的事物仿佛像按下了倒放鍵,正在迅速的消亡消失,最後變成空無,陳浩的思緒又飄到了以前...
陳浩自從記事起便和爺爺陳正雷相依為命一起生活,對於父母的印象,隻存在於這張老照片上,爺爺說他們因為一場車禍,全部去世了,陳浩自幼根本感受不到什麼叫做父愛母愛,陪伴他的隻有那冷冰冰的木樁和沉甸甸的沙袋。
爺爺是豫省陳家溝人,是陳王廷一脈的支脈,學的是正宗的陳氏太極的看家拳:一百零八式太極拳,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搬出了陳家溝,問這個他也不說,後來陳浩索性就不問了。
陳浩回到院子裏站定,陳正雷說道:“開始。”
陳浩雙目微閉,伸出左腳拉開距離,兩腳與肩同寬,下頜微收,虛領頂勁,雙肩鬆脫,與向上頂勁的頭部形成一個“對拉”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雙手正對胸口膻中穴,十指尖相對,掌心朝內,平放於胸前,隻用全身的骨架撐著,上身肌肉一定要保持“鬆”,頭肩胯三點一線,保持中正,這樣氣機才能上下通暢,渾然一體,這便是陳氏太極拳的內功樁法“混元樁”。
運氣是關鍵,不然就是空有其形,毫無意義。
“氣”從丹田處起,經過中極穴、膻中穴、印堂穴,最後到達神庭,彙聚於頭頂百彙穴,又從後背經風府穴、啞門穴、上中下三焦,到足心湧泉穴,最後經過氣海穴彙聚於丹田處,形成一個大循環,這個就叫做一個周天,要保證氣息綿綿不斷,每個穴位經脈都要經過,當將氣運行完一個周天時,就會感到“氣”回到丹田處,又凝實了一分,這便是積累內力了。
光是這混元樁,陳浩就站了十年,這可是水磨功夫,馬虎不得。
收了混元樁功後,陳浩又擺出一個姿勢,屈膝下蹲,雙掌貼於膝蓋處,掌心朝前,目視斜上方,活像一隻蹲著的猴子,要是明眼人在這一看,絕對會驚呼出聲,因為,這便是薛派形意拳的內功樁法——猴樁!
別看動作似乎簡單,難就難在如何運氣,講究鼻吸鼻呼純任自然,膝下蹲時膝尖不能過腳尖,胯要包胯,尾閭微向前兜起,後腰命門處凸出,腰胯呈突出的圓形,頭部自然放鬆,下巴微向前伸一點使頸椎骨節節放鬆,像母雞抱蛋,這樣雞腿、龍身、熊腰、鷹膀、猴背、虎頭六勢都在裏麵了,初站時,會感覺腰膝酸痛,腳底發脹,站不了幾分鍾,人就得散架,要知道,先熬肢體關,再熬心理關,站了個三五年之後,就會逐漸感到每次站樁時,丹田止不住的發熱,而後傳至命門處,尾閭還有微微發震的感覺,人是越站越想站,越站越輕鬆,整個人輕飄飄的,仿佛躺在水裏一般,有一種隨波逐流的感覺,但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就不能再站了,丹田會隨著時間逐漸發燙,人會受不了的,不過現在的陳浩,站半個時辰一點問題都沒有。
越是這樣就越恐怖,人的拳架子越站越鬆,重心越站越低,那麼發力的一瞬間,可想而知,自身能夠爆發出多大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三歲多見薛派形意掌門薛剛之時,會有一種他膝蓋貼著地麵走的錯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