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田園生活(1 / 3)

進門處是磨磚對縫八字影壁,左右各四間倒座房,寬敞明亮,西邊是下人房,東邊是待客房,隻是薑家原本就是耕讀人家,人口簡單,暫時用不著雇人幹活。

西邊牆依次是馬棚、牛棚和柴房。馬棚裏有駿馬,油光水滑的棗紅馬,布置舒適的車廂放在牆角的倉庫裏,簡易的馬車、牛車各有一套放在牛棚裏,牛放在老宅裏喂養。

八字影壁牆根四周擺放著對對花盆,迎春、探春、梔子、茉莉、瑞香、翠柏,有四時不謝之花,有八節長春之草,擺放的熱熱鬧鬧。

過了影壁是內院,分東西跨院,現隻建好西跨院,東邊還閑置著,但外圍牆都已建好,正院的西廂房的南側牆同東邊倒座房之間有月亮門連接。

房子主體居西,東邊留出空間,留待以後子孫成群時再起屋。中間的空地也是東西分隔線,搭有葡萄架、花架,釘的秋千架,建的半月小花壇,種有紫藤花、月季花、薔薇花,到了花開時節,爭奇鬥豔。東邊空地也用青磚鋪設,供孩子們日常嬉戲玩耍、晾曬衣物。

正院的西廂房並沒有依牆而建,除了北麵的房間,都開有南北向的窗戶,後窗外設有小花園,花園內有假山、花草。假山的位置正好將正房的左耳房掩映住,又不完全擋住,假山下就是排水道。

緊鄰正屋左耳房的柴房旁邊挖有深井,圍著竹柵欄。井邊還有一株桂花樹,八月時節,滿院飄香,樹下設有石桌、石凳,又能遮蔭乘涼,是孩子們閑暇時的好去處。薑清時最喜置一把搖椅在桂花樹下,烹一壺茶,消遣時光。

茅房在東南角一處,內、外院靠西牆一處,化糞池都設在院牆外,方便清理。

繞過後花園的圍牆看到的就是寬闊的後院,圍牆後院有菜地,有深井,安有軲轆可方便提水。

後院右邊就著牆體用泥石壘的雞窩、鴨窩,因後院占地大,又考慮每月都有新的雞鴨鵝進窩,這禽窩建的就寬敞。用竹子四下角固定出屋子的形狀,一人高下,用漁網遮擋,用竹篾編製的雞籠,裏麵都放著軟和的稻草。

雞窩、鴨窩都留出門,方便人進出撿蛋,鴨和鵝放一個窩裏。緊貼著網下端,用石頭和土壓住,將食槽放在網外,雞鴨都可以從網襠處伸嘴啄食。在青草、蟲兒多的時候,也開了後院的門,將雞鴨趕出去自由覓食。

朝廷重視農牧業,官府下令“農家每戶都要栽樹種韭,養豬養雞,其中要養母豬2頭,雞5隻。”

雖雪蓮家不是農戶,但薑父的束脩裏每月都有兩隻雞,兩隻鴨,一隻鵝,這些雞品種繁多,養在一處,倒是熱鬧好看。

除去年節給老宅送禮和家裏自吃,現也養有四十多隻雞和三十多隻鴨子,十多隻鵝。

小雪蓮最高興的事就是每日撿取禽蛋,拐個籃子,籃子底下放著母親拿舊棉花做的小墊子,手裏再拿條軟巾,一邊撿蛋一邊擦拭。開春天氣回暖後,雞鴨鵝開始下蛋,每日都能撿個七八十個。

左邊牆是豬圈,五頭黑豬,兩公三母,分開養的,母豬一欄,公豬一欄,靠牆邊挖出清理糞便的深坑,老宅的二哥、三哥常來幫忙,這二人都是勤快人,自分家後,白天忙地裏活,晚上吃過飯,就會過來幫著幹活,清理豬舍、雞舍、鴨舍,劈柴、擔水澆菜,這占地四畝的後院,可種了不少菜。

哥倆澆了菜還會去前院幫忙把廚房裏的缸挑滿水,五哥下課回來也會搭把手,撿蛋的活一般歸迎春和小雪蓮管,就是四哥休沐來家,也會幫著做家務。

這些回憶都是美好的,雪蓮心想,自己能魂穿到這個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朝代,也是一種幸運,尤其是有這樣團結的家族,幸福的家庭,吃穿不愁,還有貴人相助,雖然有點潛在的不明因素,但總體是形勢大好,不美好的就是落水的那一日。

那日清晨,閑來無事的小雪蓮拐著菜籃去小清河旁邊的溝渠采摘水芹菜,此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水芹菜用熱水焯一下,放點調料用香油收了,早食配粥還是很下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