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蓮待羅致遠看完又接著說:“這鬆花蛋製成後,隻在薑府的酒樓以菜肴的方式出售,我要每道菜利潤的四成。二娘還有一事要問,西塘那一片地歸誰所有,二娘想要那塊地,建養鴨場,後期應該還會養雞、養豬,具體要等這批鬆花蛋製出來看看口碑如何。”
雪蓮對著羅致遠說完,又朝著薑劉氏說道:“娘,先抓百多隻鴨仔養起來,還需要五十隻下蛋的鴨,咱家的禽窩夠大,待這些鴨仔長起來,大概養鴨場也能建起來。”
雪蓮指了指羅致遠手中的鬆花蛋的配方,又指了指薑劉氏,羅致遠趕忙雙手遞過去。
薑劉氏接過去看了看,開口道:“二姐,待晚間同你爹爹商議再決定可否?”
雪蓮知道薑員外補償小雪蓮兩千兩銀子,她想用這銀錢給家裏銀生銀。但這使用銀子一事,確實需要同一家之主商議,雪蓮忙回答道:“好的,娘。”
然後雪蓮又轉向羅致遠說道:“致遠哥,你回去稟告薑二伯,明日上午二娘上完繪畫課,可否讓他撥冗相見?”
羅致遠應承後,雪蓮又接著說:“這另外一張是半成品製鉛筆的方子,二娘知道薑府人才濟濟,自是能從這半成品的方子上製成鉛筆。就是製鉛筆芯用的石墨和粘土的比例還需要多試幾次。添入顏色,還可製成彩色的筆芯。”
雪蓮又將鉛筆的好處跟羅致遠說了,書寫便利,尤其是在店鋪裏記賬、算賬,都比軟軟的毛筆好用。
雪蓮知道過猶而不及,所有的想法和舉措都需要慢慢推進。鬆花蛋的醃製即使加溫也需要半個多月,雪蓮雖相信在這吃貨的朝代,物以稀為貴,尤其是鬆花蛋在大頌朝,尚未出世。鬆花蛋隻要營銷好,肯定會大賣。
雪蓮又叮囑羅致遠說道:“以後不管我給的方子,還是做出來的吃食,對外口徑,都是致遠哥從番國學來的。”羅致遠又再次應承。
羅致遠看看已過申時正了,忙起身告辭,薑劉氏留飯,但羅致遠知曉薑二老爺還等信,自不能讓爺等著自己。
羅致遠走後,雪蓮看著薑劉氏欲說還休的模樣,就主動開口道:“放心吧娘,女兒不會冒進,都會先行試驗。”
薑劉氏今日坐聽女兒同遠哥討價還價、侃侃而談自是不可同日而語,看著眼前的女兒,既熟悉又陌生。
幸好薑劉氏讀書識字,善良大度,她隻想著女兒險些喪命,比照從前更是多疼愛一分。
薑劉氏忙答應道:“好好,待你爹爹回來,吃過晚食,去祖宅走一趟,回來咱就和他說。”
雪蓮見薑劉氏如此通情達理,情不自禁的走到眼前,挽起薑劉氏的胳膊說道:“娘,你真好。”
待薑清時和五哥兒回來,一家人吃過飯,薑劉氏包了點心、蜜餞、紅糖、瓜果,兩匹細棉布的尺頭,又從後院抓了兩隻不下蛋的老母雞,帶去老宅。
出發前雪蓮又給陸家人布置任務,將生石灰、草木灰和黃泥都細細篩過,按照12斤的白石灰,15斤的草木灰,2斤的黃泥和30斤的穀糠,如此相同的份量,稱出六份來備用,再燒上兩鍋水。
這邊一家五口步行至老宅,一路上遇到的薑氏族人,都很熱情的打了招呼。待到老宅,大房也剛吃完飯,坐在堂屋裏說話,隻二嫂在廚房裏刷碗,大嫂因為懷了身孕,吃了飯就找了借口回房躺著偷懶去了。
一家人被迎進屋,小輩給長輩打了招呼。二哥拉著三哥接過吃食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又將老母雞送去廚房。
雪蓮父母在爹娘身前坐下,那邊薑徐氏喊了雪蓮過去,抱在懷裏坐了,一邊用手摸著雪蓮的臉頰說道:“小沒良心,半個多月沒到婆婆家來。”
薑家三房三個兒子,隻小二房頭有兩個女兒,其餘全是孫子,這薑徐氏又是個喜歡女孩的,原來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有口好吃的,也盡想著這小姐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