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省空間,西塘的工坊,能蓋二層的,絕不建一層。
隨著飼養鴨子的規模擴大,西塘豆腐坊的建設,被排在前頭。豆腐坊雪蓮計劃著一樓做新鮮豆腐和鹵製品,二樓做豆腐發酵食品。
西塘到處是熱鬧的勞動場麵,雪蓮姐妹趁著今日帶著兩位女掌櫃參觀了莊園,雖都在建設中,但都已具雛形。
稻田養殖的十畝地,在王莊頭的操持下,前期肥地、石灰消毒、蓄水插秧都已完成。
如今秧苗硬挺的豎立在水麵,而水裏也肉眼可見各類魚苗、蟹苗、蝦苗。隨著秧苗的生長,會加高水位,讓其慢慢適應。
稻田南北兩邊各種植兩排果樹、花樹構成的綠化帶,綠化帶後是十畝花圃,種植前已接回種花、嫁接的師傅,讓他們一同打理花圃,嫁接新品種,隻釀酒的師傅被薑家借走。
綠化帶裏的樹木都是薑員外使人高價購進的成年花樹、果樹,樹前是一排花植,以薔薇、玫瑰為主,這其中有涿州妙峰山的金頂玫瑰和東平府平陰縣的平陰玫瑰。
金頂玫瑰屬於優質高山玫瑰,花大、瓣厚、色彩鮮豔、香氣濃鬱、味道甜美、品種純正。
平陰玫瑰的為濃香型重瓣紅玫瑰,特點是花大色豔、瓣厚,香濃,品質優異。
雪蓮讓嫁接師傅,將這兩種玫瑰互相嫁接,因著賞花、簪花習俗,大頌朝的嫁接技術成熟,不但能實現同屬同科異株嫁接,而且能實現不同科、屬的植物之間的嫁接,從而使花卉品種大幅度增加。
《續墨客揮麈》載:“百花皆可接。有人能於茄根上接牡丹,則夏花而色紫;接桃枝於梅上,則色類桃而冬花;又於李上接梅,則香似梅而春花,投蓮的於靛甕中,經年植之則花碧,用梔子水漬之則花黃。”
南麵花圃下方是蚯蚓棚,棚外挖好了排水池,棚內築起蚯蚓壟。為保證室內溫度,棚內還壘起了火牆。
再過七八天家中後院的蚯蚓就能分床,分一部分帶蟲繭的基料放入蚯蚓壟內。種蚓和基料分開,可保證蚯蚓品質的優良性。
將蚓繭和基料堆成一堆,保持溫度20-27攝氏度,澆足水,15-25天可全部孵化,孵出後40天後,就可以產卵繭。每半個月取出部分老飼料,加入新飼料,保證蚯蚓的生長需要。
雪蓮計劃著家中後院的種蚓會一直保留,每半個月分床一次,將帶基料的蟲繭分離到西塘的蚯蚓棚內,添加新飼料繼續等待產繭。
這樣會一直持續到西塘的蚯蚓棚內的蚯蚓床都養滿後,就可以把頭一批的蚯蚓分離出來,將其煮熟殺菌,烘焙製成粉末狀,拌進飼料內喂養家禽、家畜,更可以當做魚飼料。
而養過蚯蚓的土又可以鏟到花圃和地裏去,提升農作物、花卉的產量,所以說在西塘養殖蚯蚓一本萬利。
隔著蚯蚓棚的排水溝下方是雪蓮備下的兩排暖棚,用於冬日裏種植蔬菜和名貴花卉盆株的保暖。
兩位女掌櫃從未接觸過農活,如今看著農莊裏的一切都覺得新奇,邊走連問,迎春姐妹負責解答,解答不上來的可以現問,莊子裏可謂是各類人才齊聚,沒有解答不了的問題。
暖棚下是豬舍,設有分娩豬欄、保育豬欄、配種欄,豬圈內豬床要比活動區域高一些,最東頭設煮食房,內有四口大鐵鍋,如今隻等陳老丈、婁老丈帶回豬崽。
豬舍的下方也挖有排水溝,地勢是從東向西傾斜,西頭是蓄糞池,每個養殖欄都是如此設計,方便清理和蓄糞。
挨著豬舍依次是牛棚、羊圈、雞棚,排在最後的也就是最南麵就是兩排鴨棚。
蓄水池從上而下連接排列,水也將從河裏引入,供飼養、種植用水。
而生活用水則在稻田上方靠東麵城牆下挖有蓄水池,再往上工作區和多功能區並排。
挨著的是一排帶地窖的倉庫,倉庫北麵就是工人的居住區。
居住區從東往西依次是二層磚木樓、獨門小院、男生宿舍、男女沐浴間、女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