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鬆花蛋出場(1 / 3)

薑員外說道:“西塘的莊子建設離不開遠哥,魯大師帶人修建碼頭正是緊要關頭,更是離不開材料供給,這換了別人也鋪展不開。這碼頭早日建好,就可以直接將西塘的出產運到各地,也可將需要的原料從各地直接運進來。我倒是建議二娘子帶上小六子,這小子如今在遠哥跟前,也學的眉眼高低,辦事穩重有章程,讓他跟著曆練,將來也能成為你的左膀右臂。”

雪蓮一聽自是同意,一個好漢三個幫,人才是多多益善。

薑員外站起身,從書案上拿了幾本書遞給雪蓮說道:“這是幾本地理誌和遊記,你無事之時可了解一二。或者旅途中無事,也可打發時間。前去臨安的船隻和路引,自有你侍郎大伯家的三哥打理,你決定哪日走,提前兩日送信給他,自會安排妥當。”

初九日薑員外回臨安城之前也將鬆花蛋分配事宜安排妥當,鬆花蛋按著醃製時間前後運送。

除了臨安府,東京汴梁開封府、西京洛陽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其他幾個重要城市江寧府、揚州、湖州、蘇州、常州、明州、泉州、廣州、成都府、鄂州、潭州、福州、隆興府、襄陽、重慶府等薑家的如意酒樓裏,都各有配比。

四京和臨安城各分了八千個鬆花蛋,其餘的都暫且平分剩下的兩萬多個。

這些城市的人口都在五萬以上,若是銷路暢通,雪蓮這邊就要加大鴨子的養殖量。

大頌朝河運、陸運,當下都是繁榮的,薑家的船隻更是四通八達,原本這些個重要城市都有貿易網,捎帶上千八百的鬆花蛋自不在話下。

陸續各地的薑府的如意樓就收到鬆花蛋,待運到時也都醃製完成,其中又屬臨安府城的如意樓率先試吃。

最早的一批因特殊照料加了溫,等薑員外帶著到了臨安城,當天晚上宴請幾個富戶的時候就上了這道菜。

出場時就是一道簡單的蒜泥鬆花蛋,切開擺了盤,蒜泥裏將芫荽選了嫩葉切碎拌均,花生碎、芝麻碎少許,調料內除了醬油、白醋,又加入了新鮮出爐的蠔油、海鮮味精,又將黃瓜切花刀成鬆花蛋的大小,擺在蛋的上方,花花綠綠,看著就爽口。

並且今日用的餐盤並不是往日的玉製品,用的是青花瓷,盤子是白底藍紋的鬆樹、蘭花圖樣,眾人瞧著清澈雅致。

原本這瓷器在大頌朝因為便宜,並不受貴族和有錢人的喜愛,天字閣內餐具用的都是玉製,隻鬆花蛋製成的菜品用了青花瓷,如果一下子全部餐具都換成青花瓷,會讓人恥笑的。如今隻配上特殊的菜使用,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觀。

這道菜一上桌,惹得眾人紛紛開口詢問,這是何菜,又是何物製成,薑員外故意賣了關子說道:“各位仁兄先品嚐一二,若是有嚐出來的,日後來如意樓宴請,這道菜免費送。”

在座的都是富商大賈,倒不在乎免費送,但也好個麵子,於是紛紛動了筷子。

一盤鬆花蛋用去四個蛋,切了十六瓣,在座十個人,就去了一多半,眾人挾了鬆花蛋入口,先品嚐到的是蘸料的味道,進嘴就感覺鮮美異常,將蒜泥的辣味調和,酸酸甜甜,滋味甚好,待咀嚼一下,入口之物富有彈性,細嚼唇齒留香。

眾人都未吃出是何物,就沒人先開口,倒是漆行東家鄧老爺開口說道:“看著形態像是禽蛋,吃到嘴裏倒不像蛋的味道,隱約這中間的芯,有些像蛋黃。”

其他人再仔細看了盤中的鬆花蛋瓣,都跟著點頭說道:“還是鄧官人見識廣。”

然後眾人就拿眼噓著薑員外,薑員外忙拱手朝著鄧老爺說道:“鄧兄說的不錯,確實是禽蛋,此為鬆花蛋,也可稱皮蛋、變蛋。”

薑員外一邊說一邊拿筷子挾起一瓣鬆花蛋翻轉背麵給眾人仔細瞧,“這蛋麵有鬆花的圖樣,因此取名鬆花蛋,乃是我家新研製的菜品,獨此一家”

眾人一聽忙回道:“借二爺的光,我們有此口福。”眾人都是經商之人,所以自是懂規矩,倒也無人問明是何種禽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