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水從蝦眼開始,每到一個環節,茶博士就會念出名稱來,姐妹倆也瞪大眼睛跟著辯聲。
林博士總結道:“湯須五沸,茶奏三奇。”
待水煮好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點茶,在點茶前要將茶具用開水燙過,茶杯是建安的“黑釉兔毫杯”。
林博士用茶匙取一錢七分的茶末放在兔毫茶杯裏,先注入一點湯調製均勻,再圍著四周旋轉增添注入湯水並用茶筅拍擊拂動。
當茶湯注入到茶杯的十分之四時就停止注水,這時候看上去茶色鮮亮純白。
點茶最關鍵其實就是注茶,茶博士用單手提執壺,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將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盞內,使其形成變幻無窮的物象。
茶博士重點講道:“注水的高低,手勢的不同,壺嘴的造型,會使注茶時形成不同的湯麵物象。”
說完茶博士不再言語,而是凝神屏氣在“攪”好的湯花中繼續點茶湯。
在點茶湯之前,林博士讓姐妹二人走到近前仔細觀察,隻見兔毫盞中的茶湯幻化出各種物象,時而像亂雲飛渡,時而像寒江照影,那遊動不居的線條又像龍飛鳳舞的鐵畫銀鉤。
林博士高超沏茶技藝使湯花在瞬間顯示出瑰麗多變的景象,征服了迎春姐妹倆。
林博士舀出三盞茶擺在桌前,讓姐妹倆品茗,迎春和雪蓮各執一杯,左手扶盞底,右手回旋茶杯,慢慢啜飲,讓茶香盈齒。
一口試茶溫,二口品茶香,三口才是飲茶。
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回旋,頓覺口鼻生香。
林博士又分享了衝點一盞好茶的妙訣:“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欲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疏星皎月,燦然而生。”
姐妹二人放下茶杯對著林博士說道:“受教,多謝林博士。”
林博士忙回道:“能為娘子們效勞,是奴家的福分。”
茶香如人,幽香隱隱,窗外暮色四起,燈火初上,此時興慶坊的眾人為著後日的開業,仍舊在忙碌著。
雪蓮等人雖也心焦,但為著生意興隆,該有的應酬還是要參加的。
一邊的女知事幫著往鐵壺內注入山泉水,林博士繼續分茶,這次拿出的茶是一餅綠茶,並介紹道:“此為青鳳髓產自建安。”
這一次分出五杯,周嬤嬤等人也有幸分上一杯。
想這周嬤嬤在宮裏任過管事嬤嬤,什麼好東西、好物件沒見過,她也深知,林博士這一手分茶技藝相當的了得,便有心想讓迎春姐妹跟著學習。
其實不用她說,薑員外就是如此打算的,想著雪蓮日後生意做大,商賈之名雖不傷大雅,但若是有六藝傍身,不管走到哪裏都是助益。
做女人生意,自是少不了同女人打交道,若讓這些女人甘願往外拿銀子,一是產品好,二是當家人也要能說會道有征服人的技藝。
什麼時候最好推銷產品,自是各種宴會上,穿衣打扮少了哪樣都不行,追求時尚的大頌女性在這些場合上,聚的是什麼?比的是什麼?
不難言喻。雪蓮雖小,但姐姐迎春明年就及笄了,女孩有女孩的圈子,夫人們有夫人們的群體,但也不外乎衣裳首飾裝扮,許多宴會裏,你展示了才藝,才更能讓人記住你的裝扮。
若想生意做大做強,姐妹倆就不能偏居一隅,桃花村裏可以當作大本營,而清河縣城沒法跟臨安府城相比。
臨安雖又比東京差上一分,但繁華度在全國也是數得著的。且清河縣城到臨安的距離也不甚遠,兩地多跑跑便是。
待酉時中,姐妹倆正上手跟著林博士學碾茶的時候,薑員外引了一位老夫人走了進來。
他催促道:“大娘、二娘,快來見過鄧太夫人,你們喚聲伯祖母。”
迎春攜妹妹走出暖閣來到正室,行了萬福禮,口中喚道:“伯祖母安。”
隻見這位鄧太夫人年紀在六十上下,身穿五福捧壽紋樣,絳羅色曲領方心對襟素錦褙子,領抹用金線縫製,天水碧的八褶裙也用金線勾的折枝海棠花,頭上梳著假髻,戴著花釵冠,配有像打開的扇子式樣的掩鬢垂肩,上頭裝飾著花鈿、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