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清姐收了聲,偎依在娘親懷裏,時而摸摸陶三娘的臉,時而握握她的手,眼裏含著淚,卻笑著不住嘴的喚娘親。
雪蓮望著這一幕心內也是愁腸九轉,但她強忍著思念,讓人備了浴湯。
陶三娘細細的給女兒洗了澡,摸著瘦骨嶙峋的女兒,又忍不住掉下淚來。
沐浴後陶三娘親手為清姐穿上她親手縫製的襖裙,換下她不合體的衣衫。
陶三娘從未停止過對女兒的思念,閑暇就會為女兒做衣裳鞋襪。
雪蓮送她的衣服料子,不舍得給自己做,都按著女兒的身量縫製,短短幾個月攢下了一箱子十多套衣裳鞋襪。
陶三娘挑了最初縫製的衣衫,給清姐穿上,還略為寬大,她望著清瘦的女兒,又一次落淚。
清姐用帕子替娘親擦幹眼淚說道:“娘,女兒回來了,日後再不與您分開。您別哭,仔細眼睛,女兒未曾挨打,隻是活計做的多吃的差些,能與娘親團聚,這點苦不算什麼。”
陶三娘回了神,忙起身拉了清姐說道:“快與主子跪下,若不是主子垂憐,咱們母女如今早已天各一方了,主子的恩情,日後必要結草銜環忠心回報。”
陶三娘與清姐跪倒拜謝雪蓮,雪蓮忙將二人拉起說道:“莫要如此,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桃花村就是你們的依靠。”
陶三娘母女感動萬分,與雪蓮伸手相握,三人皆眼裏含著淚笑著相望。
自此母女二人忠心耿耿為雪蓮解難分憂,清姐更是跟著母親學得好技藝,加上雪蓮的點撥,青出於藍勝於藍,成為雪蓮的好幫手,此為後話。
不多時司南一家人回返,知曉事情始末後,承恩見到又多了一個姐姐很是高興,很快就與清姐玩到一處。
清姐原就性格溫婉,且又經了這一年多的磨難,小娘子敏感又懂事,知道感恩和退讓。
承恩更是一個大方直爽的小娘子,有耐心不計較,這二人相處的如同親姐妹,倒是把雪蓮拋在一旁。
雪蓮自不會吃醋,看到小姐妹倆如此要好,她隻有高興的份。且身邊有姐姐有妹妹,熱熱鬧鬧,她很是滿足。
花田作坊的晚飯提前了半個時辰,因著主家的到來,餐桌上更是豐盛許多,工人們大口吃肉,高興的交談,一片祥和的氣氛。
飯後,雪蓮特意留下陳紅和陳白家的,從她們那裏詳細了解了女工們的生活動態。
雪蓮囑咐道:“這些女孩飽受風霜,會比平常人敏感,你二人平日裏要多多關心她們,有月事的女工,那幾日隻分配輕鬆的工作,且每日小廚房裏都要燒了薑糖水備著”。
陳紅和陳白家的感激的應下,雪蓮更是交待她們,陶三娘要回桃花村,以後由她們輔佐香露共同管理花田作坊。
雪蓮一行人迎著夕陽,回了保和坊的宅子,秋水樓院內花團錦簇,芳香撲鼻,懸掛在門楣上的水晶簾子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被微風送起晶瑩奪目,墜在下頭的鈴鐺,隨著晃動發出“叮叮當當”清脆的聲音,讓人聽了心情愉悅。
此時陶三娘找到女兒的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整個宅子,大家都替陶三娘高興。
雪蓮手一揮,讓單媽媽定了如意樓的席麵用來慶祝,更是備了重禮,送給羅致遠的大哥“小薑爺”。
新鮮出爐的各式化妝品各兩套,新式精巧的金首飾兩套,鬆花蛋、鹹鴨蛋、豆腐乳各二十壇。
待晚間雪蓮帶著人清點了寶庫內的儲銀,雖然收入的大頭都給了薑員外置辦店鋪和買地種糧所用,但近一個月的流水仍然可觀,已攢了三十多萬的雪花銀。
臨安城治安好,保和坊的院牆高築,秋水樓內也配有女護院,安全性有保障,也不急於運回桃花村。
雪蓮作為現代人總有憂患意識,天災人禍避免不了,但能提前預防。
西塘的園林,薑府的避暑山莊,都建於高處,可妥善安置薑氏族人和西塘、百花的工人們。
西塘的地下溶洞更是是天然大倉庫,待建成可囤積各類物資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