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心”燒烤店(2 / 3)

秘製肉串讓人吃的更是上癮,雖一次吃不了太多就有些膩,但兩天不吃又有些想得慌。

加上店裏用的是西塘去了勢的豬肉,格外的香。

燒烤店的生意非常火爆,獨此一家,不提前幾日預訂,根本吃不到。

好在樓下有散台二十幾桌,以木欄杆隔開,欄杆之間用木頭做隔斷擺放著各式綠植,椅子是高高的背椅,既是開放式又彼此遮擋。

因是五月間,並不在室內開爐燒炭,待冬日裏,燒烤間隻烤六七分熟,剩下的火候留給客人,增加動手的樂趣。

初開店,雅俗共賞,讓眾位吃客慢慢適應。

燒烤店樓上有十五個雅間,有十人間、六人間和四人間。

燒烤店除了羊肉損耗的多,再就是雞身上的部位受歡迎,刷了醬油和鮮味汁烤的雞架,加入大料生薑焯水再烤的雞翅、雞脖都擁有了粉絲。

魷魚炒麵、烤饅頭、奶黃包、奶油小饅頭、炒飯等主食也很受歡迎。

紫菜的烘烤在反複試驗中成功,壽司在燒烤店被推出,肉鬆、魚膾壽司各有各的愛好者。

黃瓜條有當日醃製的新鮮瓜條,也有提前加了鹽和糖醃製一周的脆黃瓜,更有拿黃瓜、蘿卜、白菜製成的各類泡菜。

早前醃製的筍絲也都被製成開胃小菜,還有拿海兔、小毛蝦醃醬拌的特色小菜,每桌都會送上四樣。

燒烤店的生意興隆,迫切需要追加西塘養殖的家禽,也增加了柳翠孵化的工作量。

得了雪蓮吩咐的她,加班加點孵化雞仔、鴨仔,更是選取了一部分壯實的半大雞仔,送到百花莊園圍好的山林內,飼養成跑山雞,而肉雞加料喂養用於燒烤專用。

因每日需要大量的牛奶用來製作奶黃包和奶饅頭,所以耿師傅帶著徒弟們整日忙碌。

而耿大郎已收拾好行裝,月底將同雪蓮爹娘、哥哥們一同前往臨安城求學。

同去的學子,還有五房的堂叔薑清輝、耿大郎、任二郎、陸二郎、倪二郎等。

雪蓮的爺奶已搬到清雅齋西院的左廂房,四哥的房間。

兩位老人家平日裏閑不住,不是在豆腐坊裏幫忙,就是在廚房裏摘菜、院裏的角落處侍弄菜蔬。

閑暇也會去村裏親戚間走動,嘮嘮家常,不再麵朝黃土背朝坡的耕種討生活,舒適的讓二老都有了負罪感。

西塘如今由老薑管家掌舵,陸成和陸成家的負責西塘的內外管理,羅致遠則抽身去幫著雪蓮張羅慈幼院的建設。

按照規劃圖,已經開始建設宿舍區,招募的建設人馬,都是之前幫忙建設西塘的老熟人。

天時、地利、人和,眾人拾柴火焰高,八方大開方便之門。

薑員外回到清河縣看到的就是熱鬧火爆的場麵,當他看到,與燒烤店後院一牆之隔的私房菜館,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以竹子飾品主打,清雅素淨,雅俗共賞的私房菜館有五座小院,裝修成不同主題的風格,看的是雅,吃的是俗。

坐在私房菜菜館中的薑員外喝口桑葚酒對雪蓮說道:“二伯此行甚是順利,那妙峰山已歸於賢侄女名下,日後的繁華也交付你侍郎大伯親辦,不日便會有好消息傳來。羊毛工藝品也在摸索當中,隻是遷都一事牽連眾多不能一蹴而就,咱們尚需謀而後動,思而後定。”

雪蓮對於妙峰山萬畝玫瑰園收獲囊中,自是欣喜異常,聽到薑員外如此說來自是應承:“蓮兒也知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我們前進的步伐不能停。二娘想知道運去臨安城的鴨子銷量如何?”

薑員外笑著捋捋胡須說道:“烤鴨的銷量,好過用於藥膳煲的老鴨。”

雪蓮聽後說道:“既如此,就可以在臨安城外置辦農莊養殖家禽了。婁、陳兩家都極妥實,從兩家各挑選一人到臨安城的農莊任管事。飼養家禽的竅門,也隻這二人掌握,規模養殖的法寶,還是保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