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換一種心情(2 / 3)

在果實成熟之前果袋紙被大批量製作,不光是清雅齋屋後的一片果林,更多的還是二房的果林。

這種吉祥果要從樹上選出未成熟優質的果胚製作,以保證成熟後的質量,包括大小和口感。

雪蓮負責提出方法,具體實施由擅長嫁接和花木種植的孔慶山和梁炎等人來操作。

清雅齋後身就是果林和竹林,翻過去便是百花莊園的一片花海。

果林經嫁接、剪枝優選,重新移植排列,整齊劃一,坡底是桃林,半坡是油桃,山頂是梨、杏、櫻桃等。

竹林也在養護中,鬱鬱蔥蔥,微風吹過,清新翠綠的竹葉,從遠處望去如同墨綠帷帳,青瀾似海。

而在西塘享受溫馨時光的雪蓮,有好消息即將抵達。

徐景湛與母妃和妹妹已在來的路上,隨他而來的有頒布給雪蓮的聖旨和賞賜,也有他精心準備的賀禮。

聖旨尚需要過一道關卡才能頒布,那就是徐景湛與入內內侍省的福都知,要先考察過慈幼院的建設情況。

若二人覺得視察結果不理想,聖旨會留中待發。

之後福都知會先一步返回東京城,留下內侍黃門懷安陪侍徐景湛,待考察達標再頒布聖旨。

徐家等人這一路賞盡大好風光,換來的是好心情。

忠勇王妃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不再蹙眉淒惶,而清平縣主更是在小喜子和小䘵子的賣力表演下,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這笑聲讓忠勇王妃很是懊悔,她有多久沒聽到女兒的笑聲,隻一味的沉浸在悲傷中,摧心損肝,卻忽略了兒女的成長,皆因看不破,而使孩子們活的小心翼翼。

悔悟需要一個契機,徐景湛及時抓住了它,讓母妃撥開雲霧走出陰霾。

他望著笑麵如花的妹妹和滿臉喜悅的母親,心滿意足,無處安放的感激之情,被轉移到了雪蓮的身上。

徐景湛搜羅了無數民間的小食和精巧的玩藝,讓母親和妹妹走一路,吃一路,玩一路,在五月十六這一日方到了清河縣,安頓在清婉居。

次日,消息靈通的各路人馬的拜帖紛杳而至,王妃扣下不提,隻讓管事精心準備三日後的宴席。

離了上京,忠勇王妃眼不見心不煩,看不見王爺的鶯鶯燕燕也不覺得紮心。

在京中,眼不瞎,心不盲,隻能眼睜睜的望著,獨自心傷。

看不到這人心裏想念,見到多情的場景又令自己心哀,一顆淒愴之心千瘡百孔,外人隻能認為忠勇王妃不是一位合格的當家主母。

有文化的男人狎妓叫風流雅事,官老爺們有美人紅袖添香,那叫才子佳人。

若沒有先前堅苦的日子,二人甜蜜的生活,又怎會在富貴後,受不得一心人變成多情人。

誰又是生來的絕情,誰又能眼看著自己的官人,左擁右抱而視若無睹?

鎖住感官也隻是掩耳盜鈴,忠勇王妃離了那地界,倒是參透出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休息了兩日,去除旅途的小疲乏後,忠勇王妃錢氏召見了府中的大管家徐開,他是清河縣城大管事徐廣的同胞兄弟。

徐開比之兄長更為圓滑,已早早站隊,是徐景湛的心腹,不然也輪不到他在此管事。

此次前來,忠勇王妃帶了兩個掌事女官,四個管事媽媽,四個一等丫鬟,四個二等丫鬟。

清平縣主帶了一個掌事女官,一個奶嬤嬤和一個管事媽媽,兩個一等丫鬟,四個二等丫鬟。

徐景湛身邊則是長隨徐複,小廝小喜子、小䘵子,奶娘徐嬤嬤,伺候奶嬤嬤的兩個小丫鬟以及奶兄李富貴。

其餘人手都由徐開帶著提前到來的司儀教事,安排和調理。

這些丫鬟有從府裏帶來的,也有當地采買的,調教合格了才會放到內院從三等的丫鬟做起。

忠勇王妃也隻是走個過場,將廚房、倉庫、采買等大事分配交接下去。

五月十九,清婉居大辦宴席,清河縣城,從上到下的官員和家眷都得到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