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數量有限,喂養不宜,秉著物以稀為貴,“陶客居”私房菜館每日每桌隻上一道鴨子的菜品。
而此項技術,也被推廣到臨安城的林嘉山莊,飼養出來的鴨子自然也隻用於私房菜館。
雞用的是跑山雞,也隻有百花莊園盛產。
這雞從小吃嫩竹葉、鬆葉和鬆子,再加上草藥,自帶一股清香。
魚是潭水裏的魚,因著水溫低,魚肉也格外的鮮美。
菜是精耕細作,精心培植,用的是加入了蚯蚓土的田地,生長出來的菜格外茂盛。
除此之外,還有西塘山莊地下河裏,盛產的小白蝦也是一絕,味道鮮美自不用說,且是唯一。
“陶客居”私房菜館,開業數日便風靡了清河縣城。
又因走精品路線,每日隻中午方營業,非預訂吃不到。
錢師傅帶著徒弟們,一早便將各式湯品燉在灶上,功夫菜,掙的是功夫錢。
一道鴨子八十八貫,食客們也仍然趨之若鶩。
更誇張的是,食客們口口相傳,還有許多富商巨賈,從臨近縣城趕來,隻為了品嚐這與眾不同的私房菜。
雪蓮趁著生意未曾白熱化,就購下對街的一家客棧,精裝修鋪設上陶瓷衛具,又一次擴大了營業範圍。
俗話說的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雪蓮改造鋪子首要的就是挖建統一的下水管道,由陸成出麵雇傭了清河縣城一群閑漢成立“夜香”隊,合並了原來幾隊遊擊收取夜香的村民。
在清河縣城十裏外自家的農莊上,挖坑漚糞,漚好的肥料會被運至西塘、百花莊園和慈幼院的榮養田地中。
雪蓮名下的每個莊園,在建造之時都會做好上下水的鋪設,莊子四周築起高高的圍牆還要挖好泄洪溝。
雪蓮同田老還共同研發了穀物手搖式脫粒機,脫粒攪拌裝置安裝在最上部,篩粒裝置安裝在下部,使用上下兩層擋板分割成三個區域。
雪蓮隻是提供了思路、原理和外部構造,具體研發是田老帶著徒弟們完成。
田老舉一反三,又接連研製出幾款實用的農耕器具,改進了犁鏵、犁耙等深耕用具。
水車在每個莊子都被廣泛運用,以保證農作物的灌溉,每個莊子還修建了水渠,保證水的供應。
防水防旱工作都做在頭裏,防患於未然。
這古代的天氣可是沒法預料,十年九旱都是常有的天氣。
而河南河北等地久旱、大旱、幹旱、旱的天氣已屬常態,杭州等水米之鄉也有不雨、旱的天氣,常會旱至七月或是幹旱六、七十日。
其他府州也常會有不同程度的幹旱天氣,首種不收,積旱成雨都時有發生。
總體來說,宋朝時期的旱災平均為1.24年一次,年發生概率為百分之八十。
水災的發生也常在京師,汴河決、汴河溢,牛頭河還漲過二十丈。
兩浙排在其次,隻臨安的發生率在其中又相對少一些。
上一次臨安府城的水災是1274年,度宗鹹淳十年八月間的大雨,引發了洪澇。
水災常聚集在七、八、九三個月份,比其他月份發生率要高。
而有了水渠,更利於抗旱。且西塘不僅有地下河,莊子內有若幹個蓄水池,又南臨清河,背靠清江。
在薑侍郎進諫天家遷都一事上,於開封和河南自然災害發生率也形成了文字調研資料,出現在官家案前,這是強有力證明開封並不適宜做京師的材料。
薑侍郎又將涿州燕京的地理位置做了詳盡說明,強調燕京有著強有力的抵禦屏障——萬裏長城。
燕京水土豐茂,且地大物博,自然災害相對發生率低。有大量河流濕地,相比於關中平原,土地更適合耕種,對大規模人口聚集十分有利。
金人梁襄說過很有名的一段話:“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奧,而俯庭宇也。又居庸、古北、鬆亭諸關,東西千裏,險峻相連,近在都畿,據守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