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優先品嚐到炒青茶、茉莉花茶、茯茶和紅茶的自然是休寧縣衙的大人們和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
待新工藝炒青茶被傳頌開後,富戶們都爭搶著去鬆蘿茶樓喝茶,因為茶莊裏限量供應。
就是貴婦們,也會結伴到茶莊後院,專為女眷開辟的茶室品茶。
相較於男人們,夫人、娘子們更喜愛紅茶、茉莉花茶和奶茶。
鬆蘿茶樓多是男人的天下,而茶莊後院的茶室漸漸變成沙龍的模式,不光品茶,還有精巧的點心、熱飲。
沙龍裏會定時邀請“俏佳人”的餘掌櫃,為貴婦們講一講皮膚的護理,化妝品的使用和化妝技巧。
還會不定時的推出新巧的首飾,尤其是珠花,花樣繁多,樣式新穎,做工精致。
夫人們聽說,這些首飾隻有臨安府城、清河縣城和休寧縣城才有的賣,更是競相搶購。
這種模式很受歡迎,受此啟發,雪蓮火速派人在清河和臨安各開了一家雅室,專門用於招待女眷。
茉莉花茶、紅茶和奶茶是主角,各式果酒為輔。
茉莉花茶仍舊是不對外售賣,紅茶需要預訂。
茉莉花茶在茶樓、茶莊裏十兩一壺,頭一批窨製的五十斤茶,隻送給了休寧縣令夫人一斤,送回臨安城,壽安長公主二斤,鄧老夫人二斤,京中的二祖母二斤,這就去了七斤,連親親的薑二伯,也隻是送了炒青茶、紅茶和茯茶各二斤,茉莉花茶隻送了二兩嚐嚐味。
薑二伯這四種茶最喜歡的是紅茶,他喜歡紅茶的甜香,尤其是鬆煙香味中透出的一股若有若無的蘭香。
紅茶是全發酵的茶類,鮮葉經萎凋、揉撚、發酵、烘培、複培等工序加工製出的茶葉,水色和葉底均為紅色。
雪蓮在現代參加的茶藝班和茶道班不白學,她還利用出差之便,去過休寧、祁門專門製茶的茶坊參觀過和現場操作過。
紅茶最好的是福建桐木關的正山小種,雲南的滇紅,再就是祁門的紅茶也很正宗。
什麼茶葉製什麼茶,哪裏的茶葉適合製什麼工藝的茶葉,也有定數,並不是一種鮮茶就是萬能的。
好在祁門離著休寧也不遠,雪蓮計劃著等第二批茶工培養出來後,在陸成的帶領下轉戰祁門,繼續收購茶園、茶棧,大批量收秋茶,製作紅茶。
白露之後便可以收秋茶,秋茶的量大,成本也低,趁十月裏遠洋貿易,也能大掙一筆。
雪蓮打算讓國內市場的炒青場保持饑餓的狀態,隻在各地放一點點的量,待來年的明前雨前茶上市,賣個好價。
如今這茉莉花茶即便是十貫一壺,夫人們也是每到必點,眼看著第二批茉莉花茶還在窨製中,第一批隻剩下十斤。
幸好每日都有窨好的茉莉花茶,但茶樓內隻售賣九窨一提的茉莉花茶,雪蓮隻能選了六窨、七窨的茶留給自家人品嚐。
茉莉花茶屬於再加工茶且是半發酵茶,將茶香和茉莉花香結合在一起,衝泡出來香氣持久,茶湯明黃色,葉底柔嫩,口感上甘甜可口,
茉莉花茶窨製所用的茉莉花也有講究,單瓣花香芬芳,窨製的必是精品。
重瓣花香不重,不能用於製作茉莉花茶。
因雙瓣茉莉花花香濃烈,產量比單瓣的大,所以雙瓣茉莉花用的多。
休寧“茉莉山莊”裏移植的茉莉花,以雙瓣品種為多,其次是單瓣。
茉莉花茶以烘青綠茶和白茶為主,紅茶、烏龍茶等茶葉打底。
這是頭一年試水,且是心血來潮的神來一筆,準備工作不充分,好在管事們給力,雪蓮隻是使使嘴,管事們跑斷腿。
沙龍上的茶藝展示由林博士帶著她的八個徒弟們,而茶莊、茶樓和茶棧負責展示的是林博士的一位師兄鄭博士、兩個師妹顧博士和夏博士,這些人都是拖家帶口的投奔,自然家屬們也都有妥善的安排。
日後待休寧這邊穩定後,四個師傅帶四組徒弟,每組留一人在休寧,而林博士和師兄、師妹帶著其他徒弟們兵分四路,一路去清河縣城,一路去臨安城,另外兩路去洛陽城和東京城負責茶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