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七夕摩睺羅,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節日。
這一日晚,需要陳設香案,焚香祭拜牛郎織女,學子們向牛郎“乞聰明”,小娘子們朝織女“乞巧”。
香案上有摩睺羅(玩偶娃娃),有花有果,有酒有肉,有筆墨紙硯。
乞巧時,小郎君念誦詩句,小娘子對著彎月穿針引線,再把小蜘蛛放在紙盒裏,第二天再看,若是蛛網結的又圓又正,喻意“得巧”。
為慶祝七夕,從官家到百姓,都各有儀式,而孩子們會換上鮮豔漂亮的衣服來互相炫耀攀比。
摩睺羅的製作價錢不一,貴的一對價值數千錢。
有黃蠟澆鑄動物形狀的“水上浮”,有“穀板”“花瓜”“果食花樣”“果食將軍”“種生”……都是“乞巧”節延伸出的花樣,或是奇巧物件,或是雕刻,都以色彩絢爛為美。
七夕從臨安城傳來喜訊,由唐三娘、萬掌櫃和佟掌櫃帶隊,單武保駕,又有薑員外的提前鋪路,洛陽的“俏佳人”“霓裳羽衣”在這一日開業大吉。
洛陽的繁華,自是休寧不能同日而語,休寧的生意不溫不火,如同溫水煮青蛙,而洛陽卻是正午的陽光火辣辣。
洛陽花城,牡丹花都。這裏是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更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曆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洛陽更是被後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而“洛陽水席”更是古今馳名,“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全席24道菜,有八冷、四大菜、八中菜、四壓桌菜,除冷菜外全都帶湯上席,故名“水席”。
世人吃過一次,便會究其一生懷念那奢華的場麵。
而應雪蓮的幸福要求,薑員外更是費盡心思,將洛陽城尊賢坊司馬光故居“獨樂園”買了下來,經過翻修做為前期落腳點。
眾人避開主院,隻挑了客院居住,待店鋪裝潢完成,開業前,為了省去每日往返的路程和時間,唐三娘又帶著人搬到洛陽城“霓裳羽衣”總店的後院。
幸好“獨樂園”隻是個遊憩園,規模不大而又非常樸素。
擁有園子的章大官人不僅愛茶,也販茶,為了能得到茶引,曾在開封府最大的書畫文玩市場,潘樓街以南的界身巷,被人“仙人跳”,幸遇到巡察鋪子的薑員外,幫他解了危機,此後便與薑員外有了生意往來,更是成了摯交。
話說這界身巷可是十一世紀世界級的金融中心,而潘樓街書畫文玩交易動輒成千上萬緡,這種規模的交易卻不是通過銅錢進行,而是用金鋌、銀鋌、鹽引和茶引。
薑家二房為生意往來錢銀交割方便,在界家巷也開有“薑家金銀絹帛交引鋪”和“薑家質庫”。
薑員外投章大官人所好,將雪蓮新製的炒青茶、紅茶、茯茶送給他品嚐。
待他愛上這幾樣茶的時候再與他談條件,最後經擴建後占地四十畝的“獨樂園”就歸了雪蓮擁有。
不過還有個附加條件,就是雪蓮製出的新茶,要以市場價優先供應給這位章大官人。
都是生意場上的老油條,章大官人哪裏不知薑員外的意思,無非是樂見其成,用個園子換來更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薑員外圓了雪蓮的夢想,她最喜歡園子裏的“釣魚庵”和池北的一片竹林,用竹子搭接的遊廊,野生藤蔓的草藥攀緣在竹竿上,充滿了田園氣息。
園子池西山頂的“見山台”,台上建有房屋,可以遠眺洛陽城外的萬安、軒轅、太室諸山景色。
更何況,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可是在“讀書堂”而成書。
雪蓮很是想再體驗一把自樂,讓人將園中七景“弄水軒”“讀書堂”“釣魚庵”“采藥圃”“種竹齋”“見山台”“澆花亭”複原,多出來的麵積另成一園,取名“眾樂園”與之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