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挑戰(1 / 2)

第九章 挑戰

香妹眉清目秀,雖然肚子裏窩著火,卻像那帶刺的玫瑰,令人仰慕,老爹的話,將她狹隘的思想暴露得淋漓盡致,她怨自己思想太自私,利欲太重,她覺得自己拖了小敏的後腿。

鄉政府黨政聯席會,卻開得非常成功。王小敏的舉動,激勵著每一個鄉幹部,鄉黨委、政府決定在嶺背村現場辦公,為王小敏助一臂之力。

王小敏接到批複後,市、縣新聞單位立即派來記者采訪,記者們向鄉黨委、政府了解情況後,急著要找王小敏。然而,王小敏卻不知躲哪裏去了。記者們守株待兔,終於將王小敏等來。麵對記者們的提問,他隻有一句話:三年後再來采訪我,我對你們有問必答。

王小敏放著鄉幹部不當,自願到貧困村擔任支部書記,這對嶺背村人來說,卻猶如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有人評說,這世上偏偏是傻子能遇上好事。

也有人議論:王小敏自討苦吃,是為了出更大的風頭。

不管是評說還是議論,王小敏都沒有理會,他打點行裝,告別一家老小,像個土改幹部似的,背著一床軍用被蓋到了嶺背村。嶺背村人對王小敏的舉措,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人們對他不屑一顧。他住進了一戶老黨員的家裏。他不聲不響,在嶺背村轉悠了好幾天。村裏人不知他賣的是什麼藥。

半個月後,他召集全村黨員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民主生活會。會上,黨員們各抒己見,討論十分熱烈,會上重溫了毛澤東主席“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理論,黨支部不能失去凝聚力和戰鬥力。最後,由他點將組閣,成立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經鄉黨委政府研究,很快得到了批複。

千軍易得,一將難尋。王小敏三下潮州,找到原嶺背村黨支書王大明:“老王啦,在部隊時,你我都是排頭兵班長,複員回家,你我都當了村裏的領頭雁,可你卻丟下一千多父老鄉親不管,躲到這裏來了,這怎麼對得起黨,對得起我們入黨宣誓時的誓言呢?”

“我的老戰友,這些年來,村裏鬧糾紛械鬥,吃夠了苦頭,村裏因械鬥而死難的家屬,成天纏著村幹部要錢呀,要命呀,老戰友,你叫我這個頭怎麼當下去呀!”王大明淚水奪眶而出。

“糾紛械鬥,確實把嶺背村人害苦了,可也不能一走了之呀?”

“村裏沒有分文積累,械鬥發生前,組織者曾行文決定,一條人命補償二十萬元,現在組織者坐牢去了,村裏欠下一百多萬元人命款,這些死者家屬,你怎麼去打發?集資攤派,村民叫苦不迭,你說我,這不是逼上梁山嗎?”

“這些情況留待以後再說,我不怪你。現在,我已到你村任支部書記,我請你當我的副手,你覺得委屈不?”王小敏探問。

“你?這是開國際玩笑?”大明瞪著兩隻牛眼。

小敏把鄉黨委的批複交給大明:“我哪有閑心開玩笑?我是鐵了心的,你可要為我參謀參謀。”

“老戰友,這可比登天還難啦,不是我潑冷水,要改變嶺背,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不然,就是省委書記請我回去,我也不能答應。”

“你說的是哪三個條件?”小敏詢問。

“第一,村裏必須修通連接縣鄉的公路;第二,責成有關部門解決處理好邊界山林權屬問題;第三,黨政部門要加大警力杜絕聯宗糾紛械鬥。”

“老戰友,你這三個條件,前兩個條件我可以打包票。”小敏把握十足。

大明卻疑慮地探問:“你敢拍板?第三個條件我可以解決一半。”

“我們拉鉤吧!”小敏伸出了小指,大明死死勾住小敏的小指:“說話算話,我這一百多斤肉全押上了。”!

他們晝夜兼程,坐汽車趕火車,直奔嶺背村。半夜時分,大明敲開家門,妻子玉秀嬌嗔道:“你呀,還舍得回家?要不是小敏,說不定你會把我給甩了。”玉秀含情脈脈。

大明把妻子摟在懷裏,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我怎麼會把你給甩了呢?”

“回來了,跟著小敏好好幹吧,全村人都在期盼呢。”

王小敏把班子一配齊,便著手實施自己的第一個計劃,嶺背村一直以來都是一條羊腸小道連接外界的交通,由於山路崎嶇,很多東西運不出去。這極大地製約著農村的發展前景。王小敏決定發動村支兩委幹部積極籌措資金,“要想富,先修路。”鄉黨委、政府派人現場辦公。村民們喜上眉梢,隻要路通了,人們再也不會用肩挑背馱跑七八裏山路了。一個多月後,嶺背村在王小敏的帶領下,一條亮麗的水泥路終於竣工通車了。嶺背村人開始沸騰了,村民的臉色也開始陰天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