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現當代設計理念的發展(1 / 2)

高科技風格

1.高科技風格(High Tech),興起於20世紀20-30年代,70年代以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尖端技術不斷進入日常生活,1978年祖安·克朗和蘇珊·斯萊辛的著作《高科技》率先出現這個術語。首先出現在工業設計上,在建築和工業設計上都有矚目表現。

2.在處理功能、結構、形式三個基本因素上,設計師逐步把結構和形式等同起來。工業結構就是工業設計時代的形式,高科技結構就是高科技時代的形式。

3.建築設計上突出技術特色,凸顯科學技術的象征內容,以誇張的形式突出高科技是社會發展動力。

4.工業設計上指兩個不同層次的內容:

a.作為技術性風格,強調工業技術的特征。

b.高品位,把設計服務對象從大眾中抽離出來,成為上層人的特定所有,憑借這個非民主化的特征,足以表明高科技風格不是強調民主化的現代主義設計的衍生。

5.強調精細的技術結構,講究現代工業材料和工業加工技術的運用,把現代主義設計的技術成分提煉出來,加以誇張處理,形成符號效果,賦予工業構造和機械部件美學價值,達到工業化象征性特點。

蓬皮杜藝術中心:

1.蓬皮杜藝術中心由意大利建築師倫佐·皮埃諾和英國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於1977年在法國設計,是高科技風格的重要代表作,高科技風格形成流派重要裏程碑,真正使世界認識到高科技風格成為流派。

2.蓬皮杜藝術中心源於法國五月風暴,政治激進影響設計的發展。

3.結構靈活,采用預製鑄鋼材料,無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外立麵。

4.基本由金屬架組成,金屬管間距13m,形成內部48m完全沒有任何支撐的自由空間,從而創造了巨大的室內麵積供藝術展覽和表演使用。

5.電梯完全以巨大的玻璃管道包裹外懸,象征性顯示出進出人流。

6.所有通風、空調、電力線路和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築外麵,並且噴塗鮮豔色彩加以強調。

7.最初引起法國社會很大的爭議,但是最終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巴黎的新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8.蓬皮杜藝術中心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強烈的技術性,是信息、語言、符號的網絡。

過度高科技風格:

1.過度高科技風格 (Trans high tech),是對高科技風格感到不安的反映。

2.簡而言之,拿高科技開玩笑,戲謔、調

侃、嘲笑、逗樂,相當放浪不羈。

3.基本難以批量生產,更接近藝術品。

4.因為這種風格表現出對高科技、工業化的厭惡,並具有高度的個人表現特點,所以不可能得到普及。

5.代表人物及作品:朗·阿拉德的“書蟲”書

架,倉俁史朗的“月亮有多高”鐵網沙發椅。

解構主義

1.於20世紀60年代興起,設計風格形成於80年代,由法國哲學家雅克·德裏達創立,首先出現在建築設計上實質是對於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個人性的特點。

2.反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風格的原則和標準。

3.後現代主義設計興盛不長時間就衰落了,而重視個體、反對統一的解構主義卻被少數設計認同。

4.不是設計上的無政府主義,看似淩亂,實際上具有內在的結構因素和總體考慮的高度理性化特點。

5.代表人物及作品:弗蘭克·蓋裏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理論核心:

1.是對結構本身的反感.認為符號本身已經能夠反映真實,認為對於單獨個體的研究比對於整體結構的研究更重要。

2.不僅否定了現代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構成主義,也否定了古典美學原則——和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