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美德設計簡史(1 / 3)

美國當代設計發展趨勢

一、隨著美國產業布局和結構的巨大變化,美國設計的重點發生轉移:

1.21世紀以來,美國精英提出重振美國製造,主張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外流到亞洲的製造業回流。

2.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產業結構發生的巨大變化,導致了設計重點的轉移。美國的數碼、軟件、電子商業產品成為新的設計核心部分,傳統的家具、工具、汽車設計退居其次。特別是美國汽車行業的衰落,對設計的整體結構造成很大衝擊。因此美國當代設計中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大多數都從事電腦、數碼、軟件、電玩、娛樂、時尚、品牌的設計。

二、設計事務所跨界綜合發展:

1.按照室內、景觀、平麵、品牌、工業設計這樣單一業務範圍劃分的設計事務所開始大幅度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許多以解決綜合設計問題、品牌問題為中心的設計事務所。設計服務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是美國當代設計很有代表性的發展趨勢。

2.美國業務水平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設計事務所是IDEO,由三家小設計事務所於1991年合並成立,首任總裁是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戴維·克利。IDEO為客戶提供設計谘詢服務,業務廣泛無所不包。IDEO堅持高效原則,以客戶為中心進行調研,設計團隊進行頭腦風暴,允許提出任何想法,集思廣益,迅速製作設計原型,並通過技術手段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高科技產品日用化、時尚化,家用產品智能化:

1.高科技產品日用品化、時尚化和由此衍生出的消費者忠誠度,是21世紀的新現象。家用產品智能化潛移默化的湧入市場,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這些現象的出現既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結果,又是設計師的貢獻。

2.最具代表性的是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芬·洪茲尼亞克於1976年共同成立的蘋果公司,自成立以來,蘋果公司不斷引領著高科技產品的革命,1977年的蘋果Ⅱ型計算機、1984年的馬金托什電腦、1998年的iMac電腦、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2010年的iPad.這些設計不但使蘋果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對社會造成深刻影響,甚至成為一種時尚符號和個人品味的象征。蘋果公司成就得益於科學技術發展進步,設計團隊也功不可沒。

四、走向(全設計)和可持續設計:

全設計:

1.全設計 (Universal design),是從無障礙、易接近設計、協助型技術等概念發展而來,由美國建築師羅納德·麥斯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所有設計產品和建造環境都必須美觀,無需特別調整就能適用於每個人,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能力、生活狀態如何。此後全設計在全世界迅速傳播。

2.全設計的特征:

a.關注對於老年人殘疾人的方便和安全。

b.同時也關注到公共場所裏所有人的總體安全。

c.針對所有人的設計,力求將產品設計的更加便於使用,容易明了,掌握使用方法,即強調產品的外形設計和功能的密切關係。

3.全設計的原則:

a.平等使用:設計是給所有人用的,如果某些人用這個設計不方便,就違背了平等使用原則。

b.彈性設計:設計應同時適應不同用戶的意願和習慣,例如同時考慮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使用便利性。

c.簡單性直覺性設計:無論用戶操作經驗、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較為輕鬆地理解該設計的使用方式。

d.感覺清晰的信息:無論使用環境和用戶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過感受器官讓用戶清晰接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