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少年積澱:骨子裏的商業火苗 二、吃著窩頭做第一單生意(2 / 3)

一直生活在貧苦當中,許家印並沒有屈服於貧困,而是在心底裏埋下了一顆戰勝貧困的種子。正如富蘭克林所說,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不甘於貧窮的許家印隨著年齡的增長,戰勝貧困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商業活動還沒有遍地開花,全國範圍內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文革”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家印的堂哥終於禁不住許家印的軟磨硬泡,同意帶著16歲的許家印去做點小生意,許家印的首次商業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說起許家印的第一次經商,不得不談到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市場環境遠遠不像現在這麼寬鬆,如果被人抓到經商會直接歸入走資本主義道路,然後進行批鬥打擊,所以敢於做生意的人很少,大家主要是靠著掙工分來維持生計,即使是在比較富裕的地區,一個勞動力一天也隻有1元多的收入,如果是家裏人口多,可能連肚子都不能填飽。政策對於市場經濟控製很嚴,但還是有一些敢於冒險的人會偷偷摸摸幹點販賣、倒賣的小生意賺錢。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家印小小年紀就敢和堂哥一起去做生意,這份氣魄,這份膽量是常人所不具備的。

許家印跟著堂兄做的是販賣蘋果的生意,第二天天還沒亮,兩個人推著滿滿一板車蘋果朝著集市出發了,早晨,風涼颼颼的吹著,風吹在許家印臉上、手上像刀割一樣疼,吹在板車上,仿佛要把整個車都吹散架一樣。就這樣一路走著,許家印使勁推著板車,雖然穿的單薄,但是渾身上下都是汗,隻是裸露在外邊的手和臉凍的漸漸發僵了。堂哥看許家印實在是累了,於是打算休息一下再趕路,誰知,這會天空中突然響起了雷,眼看著黑乎乎的雲從四麵八方湧來,要下雨了,兩人一看這天氣,哪還敢休息,趕緊一起使勁推著板車找避雨的地方。

還好兩個人趕得急,剛找到避雨的地,暴雨便嘩嘩的下了起來,許家印第一次做生意,心理免不了迷茫,不知道這雨什麼時候才能停,也不知道這一車的蘋果能不能按照原計劃的賣出去。雖然前途很迷茫,但是許家印一點也不後悔和堂哥出來,雖然推著板車一路上吃了不少苦,臉和手被冷風吹的生疼,走了那麼遠的路,腳底板上都磨出泡來了,不過許家印沒有一句叫苦的話。兩個人餓了,於是索性一邊看雨一邊吃蘋果,等蘋果吃飽了,暴雨居然正好停了,於是兩個人推著板車在坑坑窪窪的路上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鞋子完全被路上的水窪弄濕了,褲腿上到處都是走路濺起的泥巴,但是許家印絲毫不介意,這時,他一心想的就是把這一車的蘋果賣掉。

幾個小時後,許家印和堂兄終於推著板車到達了目的地,雖然這是許家印第一次出門做生意,但是跟著奶奶賣醋也不是賣了一兩回,所以一到集市上,許家印和堂哥一樣,輕車熟路的扯著嗓門開始叫賣。由於這地方,幾乎沒有倒賣蘋果的,所以許家印和堂哥的生意異常好,不一會,一板車蘋果就所剩無幾了。賣完了,許家印和堂哥一算賬,竟然賺了十幾塊錢,那會的十幾塊錢絕對算得上是一筆大財了,嚐到了經商的甜頭,許家印顯得十分高興,專門買了肉和酒回家慶祝。

嚐到了做生意的甜頭,許家印就開始在經商上動腦筋,有了這個想法後,許家印把自己想販賣石灰的想法直截了當的跟奶奶說。奶奶知道許家印已經長大了,自己也有獨立的想法了,可當時的紅衛兵天天都在搞批鬥,奶奶生怕許家印做小生意被抓到把柄,被牽扯進去,所以很放心不下,許家印便安慰奶奶,說和父親一塊去,奶奶也就沒再反對。倒賣石灰的想法簡直像個火球一樣把許家印的內心烤的滾燙,晚上他興奮的連覺也不想睡,就想著趕緊行動,隻有快速行動,才能賺到錢。說幹就幹,許家印做事絕不拖遝,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開始打聽石灰的來源,並開始四處借板車。很快,許家印借到了板車,批來了石灰,然後挑了一個合適的日子,帶足了幹糧和水開始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單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