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儲蓄”良好品行,為自己喝彩——解讀做人美德與品性(1 / 3)

第四輯 “儲蓄”良好品行,為自己喝彩——解讀做人美德與品性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為神”。好的品行猶如一縷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好的品行如一筆“儲蓄”,它會源源不斷地為你帶來“利息”。

三封感恩信

早晨,洛杉磯的一家旅館裏,三個黑人孩子,正在餐桌上埋頭寫著感恩信。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老大在紙上寫了八九行字,妹妹寫了五六行,小弟弟隻寫了兩三行。仔細看其中的內容,卻是諸如“公園的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之類的簡單語句。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心靈中感覺很幸福的點點滴滴。

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大恩大德,隻知道對於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應心存感激。他們感謝母親辛勤的工作,感謝同伴熱心的幫助,感謝兄弟姐妹之間的關心愛護……他們對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一隻手

感恩節快要到了,一位教師要求小學生畫下最讓他們感激的東西。能使這些窮人家孩子心存感激的事物一定不多,教師猜他們多半是畫桌上的烤火雞和其他食物。當看見杜格拉斯的圖畫時,教師十分驚訝,那是以童稚的筆法畫成的一隻手。

誰的手?全班都被這抽象的內容吸引住了。

“我猜這是上帝賜食物給我們的手。”一個孩子說。

“一位醫生的手。”另一個孩子說。

“不,應該是一位農夫的手。”又一個孩子說。

全班都安靜下來,繼續做自己的事,教師過去問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誰的手。

“老師,那是你的手。”孩子低聲說。

教師這時才猛然記起自己經常在休息時間,牽著孤寂無伴的杜格拉斯散步。她也經常如此對待其他孩子,但對杜格拉斯來說卻特別有意義。

生命悟語:

一直以來,感恩在人們心中是感謝“恩人”的意思。其實,“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投胎轉世之後

甲和乙兩個人死後來到了陰曹地府,閻王查看過功德簿後說:“你倆前世未作大惡,準許投胎為人。但是現在隻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則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於是他搶先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見此情景,別無選擇,就表示甘願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

結果,甲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轉世後,成了一個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為選擇過付出、給予的人生,轉世後,變成了一個富人,每天都在給予和付出。

生命悟語:

古語有雲,給予比索取快樂。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是高尚的,反之,忘恩負義,以怨報德則是可恥的。

可有的人為了索取,把金錢看得至高無上、無與倫比,以致道德淪喪,甚至為了索取,不惜傷天害理、違法亂紀。

給予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當麵臨艱難抉擇的時候,給予更是難能可貴的。可給予也並不都是潑出去的水——有去無回。雖然不是每次給予都有回報,但隻有給予之後才會有回報,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不想付出隻想索取隻會令你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許就會改變你的一生,有許多小人物也會幫上你的大忙。施比受更有福,要全心地賦予,無條件地舍棄自己以後,你會得到比你舍棄的更多的回報。無心的充滿友善的舉止行為,將獲得不可預想的喜悅。

君子之爭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對12萬觀眾宣布奧運會開始。他要借世人矚目的奧運會,證明雅利安人種的優越。

當時田徑賽的最佳選手是美國的選手傑西·歐文斯。但是德國有一個跳遠項目的王牌選手魯茲·朗,這是一個瘦削的、有著湛藍眼睛的雅利安人種的運動員。希特勒要魯茲·朗擊敗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是個黑人,魯茲·朗擊敗他就可以證明希特勒的種族優越論——種族決定優劣。

傑西·歐文斯參加了四項比賽,跳遠是他的第一個比賽。跳遠是傑西的優勢項目,他隻要跳得比他的最好成績不少於半米就可以進入決賽。但是,他有點緊張。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規;第二次,他為了保險起見,從跳板後起跳,結果跳出了從未有過的壞成績。

這時魯茲·朗已經順利地進入決賽。傑西一再試跑,遲疑,不敢開始最後的一跳。希特勒就在這時起身離開了運動會會場。

在希特勒退場的同時,魯茲·朗走近傑西。他對傑西笑了,並且用英語開始了結結巴巴的自我介紹。

傑西一看就認出了他,不就是有名的魯茲·朗,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嗎?他是來幹嗎的?嘲笑我嗎?他在心裏提高了警惕。但是,魯茲·朗的笑容和他那結結巴巴的英語鬆弛了傑西全身繃緊的神經。魯茲·朗告訴傑西,最重要的是取得決賽的資格。他說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樣的情形,用了一個小訣竅解決了困難。他拿了一條毛巾放在起跳板後麵幾英寸的地方,從毛巾那個地方起跳就不會有太多的偏失了。傑西照魯茲的辦法做,結果成功了,幾乎打破了奧運會的紀錄。

幾天後,魯茲·朗打破了世界紀錄。但隨後傑西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他。這一天,希特勒也來看他們的比賽。看到傑西超過了魯茲,希特勒臉色鐵青。看台上的觀眾原本是情緒激昂的,他們以為魯茲肯定能勝了,可是傑西竟然又贏了那麼一點。看台上的觀眾頓時都靜了下來。

這時候,魯茲·朗跑到傑西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萬德國人的看台前,舉起他的手高聲喊道:“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看台上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齊聲爆發出一陣喊聲:“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舉起另一隻手來答謝。等觀眾們安靜下來後,他舉起魯茲·朗的手朝向天空,聲嘶力竭地喊道:“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觀眾也情緒激昂地喊了起來:“魯茲·朗!魯茲·朗!”

所有的一切都沒有詭譎的政治,也沒有人種的優劣,更沒有金牌的得失,選手和觀眾都沉浸在君子之爭的感動裏。

傑西後來勝出了,榮獲了跳遠金牌。此外,他還拿了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的金牌。多年以後,傑西回憶道,是魯茲·朗幫助他贏得了四枚金牌,他感謝魯茲·朗,是魯茲的幫助使他獲得了成功。

生命悟語:

牛頓說:“我之所見比笛卡爾等人看得遠一些,那隻是因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牛頓一生都很謙虛,他感激別人的工作使他獲得了成功。這是我們在平時的人際交往過程中表達和溝通所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感激是一種愛的表達。感激之中一定蘊涵著一份做人的謙虛和真誠,一種對他人的感謝與尊重。懷著這種心情會給你帶來一種良好的人生感覺,使你感到愉悅和溫暖。

為你點亮一盞燈

冬天的夜晚,來很得早。

電話鈴響了。

一個稚嫩的聲音:“是卡爾老師家嗎?”

“我就是。”卡爾急忙應道。

打電話的是卡爾班上最調皮的男孩。

“明天一早,米娜要轉學回老家。大家商量明早6點在學校為她送行。您能來嗎?”

“當然!我一定準時到達!”一瞬間,卡爾好像看到了電話那頭甜美的喜悅。

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時候!在坐落在山腳下猶如荒島的小學校,天一黑,老師們都要結伴而行……卡爾的心亂極了,再想已沒有可能。卡爾細數著鍾表嘀答,總算熬過了這一夜。

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衝出家門,冰冷的黑土,呼嘯的寒風,吞並著深沉的夜色撲麵而來。奇怪的是,恐懼並沒有像想象中那樣包圍著卡爾。卡爾加緊步子,心裏盤踞著的隻有一個念頭:“願孩子們安全!”卡爾一口氣爬上了陡坡。

幾聲清脆的童聲離卡爾越來越近。一個女孩驚喜地發現了卡爾。幾個同學如歡奔的羔羊朝著他跑來,卡爾張開雙臂想要將他們全部擁在懷裏,告訴他們他有多麼擔心。

校園裏一片漆黑,隻有傳達室裏透出一點光亮。叫醒了值班的師傅,卡爾來不及過多地解釋,隻點點頭表示歉意。當一個個並不明亮的燈泡被點亮時,他們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一個男孩告訴卡爾:“打開燈,所有山坡下和山上的同學很容易看到教室的亮光,他們就不會害怕了。”望著這些天真無邪的麵孔,卡爾眼睛濕潤了。卡爾要去接沒來的同學。站在土坡上,寒風撩撥著他的頭發,冷極了!卡爾心裏一遍遍地呼喊:“孩子們,快讓我看到你們!”焦急,企盼、憂慮交織在一起,眼淚凍結在他的眼裏。

遠處,山坡上傳來一群孩子的說話聲。卡爾激動得快要跳起來。

幾個孩子揮舞著雙臂向學校飛奔而來,大大的書包在他們身後一顛一顛。黑暗中閃爍著點點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們精心趕製了一夜的賀卡。

“老師,已到25人,還有35個同學沒來。”不知何時,卡爾身後已站著一大群孩子。

“那好,我們一起來等!”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來一個黑影,跳躍的兩條麻花辮在夜裏格外醒目。

“是米娜!”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歡呼。米娜飛奔著撲進卡爾懷裏。

“老師,我媽媽病了,我必須回老家讀書。剛才我老遠就看見教室裏的燈,我知道您來了。”卡爾緊緊抱著她,什麼也說不出。

天空吞沒了最後一顆星星。晨曦裏,校門口站齊了卡爾的60個孩子。他們注視著彼此凍紅的鼻尖和臉蛋兒,在噴吐出的每一口霧氣中會意地笑了。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陽還要美麗。

是的,雖然在冬季,卡爾卻收獲了。

生命悟語:

真心付出,收獲真情,也許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和最公平的“交易”了,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對他人有所期待有所要求,可當我們在有這份期待之前,是否願意先為他人著想一番呢?

你是不是付出了愛

安德魯在一座城市當建築工人,當時經濟危機已經蔓延到每個角落,因此,他的生活很艱苦。為了生存,他每天跟磚塊、水泥、鋼筋打交道,特別勞累。體力上還能支撐,但飲食實在是差得很。每天三頓飯都是硬邦邦的麵包。菜是白水煮菜葉,一點油花也看不到。剛好,工地的旁邊,也不知是誰家種了兩壟蔥,綠綠的,嫩嫩的,每到吃飯的時候,工人們就去拔些,回來就著麵包吃。剛開始拔的時候,安德魯他們就像做賊一樣,生怕被人發現了,因為偷東西畢竟是件丟臉的事情,哪怕僅僅是偷了幾棵蔥。然而,每次就餐的時候,他們又常常抵製不住誘惑,因為有這幾根蔥,飯就香甜許多。

終於,有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被人發現了。那是一個拾荒的老女人。她當時怔在那裏,表情木訥地盯著他們看了半天。建築工人們見是她,都不慌不忙地從地裏走出來。因為這個老女人,經常來工地上拾破爛。有人還說:“也不知是誰家種的蔥,就麵包吃,挺好的。”老女人哦了一聲,點了點頭,說:“也是的,也是的。”

眼看著蔥一天天的少了,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又新種了幾壟,土還蓬鬆著呢。安德魯他們對這個變化惶恐不安,因為不知道主人家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有人說:“該不是在‘釣魚’吧?”大家覺得有道理。不過,沒老實了幾天,安德魯他們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因為這個工地上,除了老女人,實在沒有其他什麼人來。

有一天下雨,工地停工。安德魯和其他的工友到四周轉悠。他在工地東北角發現一處窩棚,而窩棚裏住著的,竟是那個拾荒的老女人。她正坐在門口看雨,裏邊還有一個小孩在玩耍。安德魯進去小坐了一會兒,才知道他們一家人從非洲來,來這裏已經四五年了。兒子和媳婦一早出去拾荒了,還沒有回來。留下她,在窩棚裏照看小孫子。老女人問了安德魯一些情況,安德魯低下了頭,感受到了一種來自母愛的溫暖。

蹊蹺的是,蔥快拔完的時候,總會有新的蔥種上。一個夏天,因為有這些蔥,安德魯和其他工人並沒有感覺到飯食上欠缺多少。直到安德魯他們搬到另一個工地幹活的時候,還有幾壟蔥旺盛地長著。工友們都說,這幾壟蔥估計能長大了。大家雖然彼此心照不宣,卻倒真希望

這些蔥能長大起來。

初秋剛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德魯和幾個工友回原來的工地拉施工的機器。返程的時候,他漫不經心地往那壟蔥地掃了一眼,亂草深處,有一個人影,頭發蓬亂,正蹲在那裏收獲著所剩不多的蔥。雖然是個背影,安德魯還是覺得有些熟悉。當他看到旁邊更為熟悉的三輪車的時候,安德魯明白了。原來,一直是她,一個一直卑微地活著的拾荒女人,在那個夏天躲在生活的背後,一茬一茬地種下蔥,默默地照顧著他們,讓他們少受了許多的苦。

生命悟語:

把自己的愛毫不吝惜地給予別人,對於愛的承受者來說,是刻骨銘心的。

上帝沒讓我變成火雞

結束了當天的教學內容,老師看了看表,還剩10分鍾,於是決定在課堂上隨便問幾個問題,訓練一下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感恩節快到了,孩子們,你們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們將要感謝什麼呢?”老師讓孩子們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開始點名。

“琳達,你要感謝什麼?”

“我的媽媽天天很早起來給我做早飯,我想,我在感恩節那天一定要感謝她。”

“嗯,不錯。彼得,你呢?”

“我的爸爸今年教會了我打棒球,所以我特別想感謝他。”

“嗯,能打棒球了,很好!瑪麗。”

“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學校的守門人總是微笑地看著我們來來往往。雖然她自己很孤單,沒有多少人關心她,但她卻把關懷的微笑送給我們每一個孩子。我要在感恩節那天給她送一束花。”

“很好!傑克,輪到你了。”

“我們每年感恩節都要吃火雞,大大的火雞,肥肥的火雞,大家見著都非常愛吃。他們隻是大口大口地吃火雞,卻從不想一想火雞是多麼的可憐。感恩節那天,會有多少隻火雞被殺掉呀……”

“能不能簡短一些?我覺得你跑題了,傑克。”

傑克向四周望了一眼,然後,胸有成竹地說:“我要感謝上帝,感謝他沒有讓我變成一隻火雞。”

生命悟語:

做人是快樂的,能用人特有的智慧去享受每一個生活細節,體會人生的歡喜憂傷,感悟生活的曼妙無疆,創造人類曆史的輝煌,不管現在身處逆境的人,還是置身顯赫的人,都應該因為我們是人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個還在上中學的女孩,因為母親得了重病,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就希望利用暑假時間打工掙點錢。她來到一家公司應聘,那家公司看了她的簡曆沒怎麼考慮就拒絕了她。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低頭一看原來椅子上有一顆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鎮紙石,於是拿起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鍾後,公司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天堂在哪裏

“天堂在哪裏?”在得克薩斯州的一所小學裏,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經常向瑪琳娜老師詢問這個問題。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天,瑪琳娜老師請來了莫迪神父。

莫迪神父首先在黑板中間畫了一條線,把黑板分成兩邊,左邊寫著“天堂”,右邊寫著“地獄”。然後對孩子們說:“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分別在‘天堂’和‘地獄’下麵寫下與你們的想像或期望相符的內容。”

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這樣呈現出來了:

天空、愛情、陽光、花朵、歡笑、樹木、詩歌、春天、音樂……

在“地獄”這一邊,孩子們寫下了這樣一些字眼:

恐怖、仇恨、黑暗、肮髒、惡魔、哭泣、殘殺、流血、醜陋……

等孩子們寫完之後,神父對孩子們說:“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天堂是具備了一切美好事物與美好品德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人叫作天堂,有人叫作天國,或者淨土,極樂世界。

地獄呢?正好相反,它是充斥了一切醜惡事物與醜惡心靈的地方。那麼,有沒有人知道:人間在哪裏呢?”

孩子們說:“人間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地方。”

神父說:“錯了。”

孩子們露出迷惑的神色。

神父告訴孩子們:“人間不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人間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當我們心裏充滿愛的時候,就是身處天堂;當我們心裏懷著怨恨的時候,就是住在地獄!”

生命悟語: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到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5個法郎的施舍

1886年12月的一個黃昏,風雪交加。貧窮的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因為付不起房租,被迫冒著刺骨的風雪來到一家廉價的小畫鋪的門前,幾乎是央求著老板開了門,希望能收購下他的一幅剛剛完成的靜物畫。

是的,這個年輕的、尚未成名的畫家太貧窮了。他一個人流落在異鄉,身邊既無親人也無朋友。雖然他每天都要從事14~16個小時的繪畫工作,但他的畫卻一張也賣不出去。他因此而受盡了世人的歧視與冷遇。

他在一封信上訴說道:

“這幾天我過得很不愉快。星期四我的錢已花光了,4天來我靠20杯咖啡加一點點麵包為生,麵包錢還是欠了人家的。今晚隻剩一塊麵包皮了……然而創作卻深深地吸引著我,我像苦力一樣畫著我的油畫……”

生活是這樣的殘酷,梵高又是如此的貧困無助!他知道,這個冬天,如果再賣不出去一張畫,那麼隻有被趕出旅店而露宿在風雪街頭了……

還算幸運,小畫鋪的老板勉強買下了他的一幅靜物畫,給了他5個法郎。對於梵高來說,這算是最大的恩寵了。他緊緊地攥著這5個法郎,趕忙離開了小畫鋪。

可是,就在這風雪交加的歸途上,他忽然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剛從聖拉薩教堂裏走出來。小女孩很美麗,但從她那一雙可憐的孤苦無助的眼睛裏,梵高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她也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

“可憐的孩子!”梵高用憂鬱的目光注視著這個正在哀求的女孩,喃喃地說道:“沒有錯,當風雪降臨到世界的時候,所有的窮人都是困苦的,可是那些富人是不會懂得這些的。”

這樣想著的時候,梵高完全忘記了房東還在他的住處,等著他回去交房租呢。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剛剛拿到手的5個法郎,全部送給了這個素不相識的、楚楚可憐的小女孩。他甚至還覺得自己所給予這個小女孩的幫助太少、太無濟於事,於是便滿臉慚愧地、逃也似地離開了小女孩,消失在凜冽的風雪之中……

4年之後,文森特·梵高——這位嚐盡了世間的世態炎涼和人生的孤獨貧困的藝術家,便在苦難中淒慘地辭別了人世。 他僅僅活了37歲!

梵高生前的繪畫成就始終沒有得到世人的承認,但他死後,所留下的作品卻成了整個世界仰之彌高、光彩奪目的珍品。

更沒有人會想到,1886年冬天的那個黃昏,他那幅僅僅賣了5個法郎的靜物畫,若幹年後,在巴黎的一家拍賣行的第9號畫廊裏,有人出價數千法郎買下了它!

生命悟語:

人間不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人間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當我們心裏充滿愛的時候,就是身處天堂;當我們心裏懷著怨恨的時候,就是住在地獄!

傷害他人的代價

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艙裏藏著一隻大老鼠。這隻老鼠偷吃船夫的糧食,咬壞船夫的衣物。船夫恨得咬牙切齒,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裏去。

然而,老鼠有它的辦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領,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裏去,還要把船夫的糧食也搬到洞裏藏起來。結果可想而知。這隻老鼠沒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僅毀了船,而且毀了自己。

到底誰聰明

國王獅子生病躺在洞穴裏,除了狐狸以外,所有的動物都來探望國王的病。狼就利用這個機會對獅子說狐狸的壞話。

狼正在說狐狸一點也不尊敬國王,所以都不來探病時,狐狸來了,剛好聽到狼說的最後幾句話。獅子看到狐狸來了就大吼,狐狸請求給他解釋的機會,然後對獅子說:

“在所有動物中,還有誰比我更關心您的病情呢?我到各處去找醫生,問他們該如何醫您的病,現在終於找到治病的方法了。”

獅子命令他馬上說出來,狐狸回答說:

“活剝狼的皮,然後趁熱披在身上。”

因此,狼馬上就被撕裂開來,狐狸笑著說:

“不要唆使主人產生惡念,應該灌輸好念頭才是!”

蜂後的刺

蜂後從海米德斯山飛上夏林比斯山,把剛從蜂房裏取出來的蜜獻給天神。天神對蜂後給自己的奉獻很高興,就答應給它所要求的任何東西。

蜂後於是請求天神說:“請你給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天神很不高興,因為他很愛人類,但因為已經答應,不便拒絕它的請求,於是天神回答蜂後說:“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對方的傷口裏,你將因為失去刺而死亡。”

生命悟語:

美國作家 亨利·詹姆斯說過,“人生有三樣東西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善良,第二是要善良,第三還是要善良。”是啊,一顆善良的心就像太陽一樣照耀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像月亮一樣溫柔地扶慰著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善是心靈的美德,它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不同的時代裏,人們需要的總是同一種善良。因為它會帶給我們幸福,始終如一。

如果一個人總是懷著醜惡的心態生活,那麼,無論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他的生活將必定是黑暗的,他的人生也必定如同地獄裏的鬼魂一般黯淡。如果一個人內心充滿了美好的情感,有著愛與善的品質,那他就是天堂裏的人。

如果在遠離我們人間的地方確有一座天堂,它也隻是為那些心裏懷有天堂美景的人所準備的,唯有這樣的人才能到那裏享受上帝的嘉獎。

無處可逃的狐狸

有隻狐狸氣喘籲籲地跑進一個村落,四肢發軟,狼狽萬分。院子裏的一隻鸚鵡見了,便問道:“狐狸先生,您這是怎麼啦?”狐狸一臉惶恐地說:“後……後麵有一大群獵犬在追我!”

鸚鵡聽了心急地大叫:“哎呀!那你趕快到村口瑪麗大嬸家裏躲一躲吧。她人最好,一定會收留你的。”狐狸一聽,說:“瑪麗大嬸?不行,前兩天我還偷了她的雞,她不會收留我的。”

鸚鵡想了想,又說:“沒關係,史密斯大爺的家離這裏也不遠,你趕快跑到他那兒躲起來呀!”狐狸卻說:“史密斯大爺也不行,幾天前我趁他不在家時,偷吃了他孫女養的金絲雀,他們一家正痛恨我呢!”

鸚鵡又說:“那麼,你去投靠傑佛遜大夫吧,他是這村裏唯一的醫生,非常有愛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的。”狐狸尷尬地說:“哪個傑佛遜大夫呀?上次我到他家裏,把他存的肉片給吃得一幹二淨,還把他院子裏種的鬱金香給踩爛了……我沒臉再去找他。”

鸚鵡無奈地問:“難道這個村裏就沒有你可以投靠的人了嗎?”狐狸回答:“沒有,我平時可沒少害他們啊!”

鸚鵡搖搖頭,說:“唉,那麼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後,這隻平日裏耀武揚威的狐狸,被獵犬給抓住了。

生命悟語: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傷害是把雙刃劍,當你傷害了別人時,自己也將承擔傷害帶來的惡果。也許這結果比你對他人的傷害還要深,還要痛。

最大的收獲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合眾國創建時,曾留下了許多功績,故有“美國人之父”之稱。

有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低了些,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來迎接的前輩告訴富蘭克林:“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