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國策(1 / 2)

蘇毅瀾站起來,認真答道,“一些貪官藐視王法,與權貴勾結,盤剝生民,抹黑了朝廷。就拿這起流民事件來說。父皇聖心仁德,幾次下詔撥款賑災,然而朝廷撥的款項卻入了貪官的口袋,災民被蒙蔽,以為朝廷不管他們生死,對朝廷有怨言。父皇的一番拳拳愛民之心落空,還壞了賢名。”

這番回答令皇帝心裏很受用,有意想考一考小兒子,遂道:“那依五郎之見,該當如何?”

蘇毅瀾不知帝王用意,不敢貿然談論,小心地瞥了一眼,謹慎道:“父皇,兒臣不敢妄議國事。”

皇帝以袖掩口咳了兩聲,接過蘇毅瀾遞來的溫水喝了一口,道:“但講無妨,朕不會怪罪於你。”

既得了皇帝這句話,蘇毅瀾立刻拱手道:“那兒臣就說了。”

他將盛水的金盞於紫金楠木桌上輕輕一放,又垂眸斟酌了一下措辭,開始道:“兒臣想,要解決這事,還是得想法讓他們返回原籍。這些流民湧到別的州府,不僅增加了當地的壓力,而且那些年輕力壯的一旦無事可做,就容易滋事,甚至極有可能引發暴亂,衙門捉人入獄也沒用,關了幾天還得將他們放出來。”

“不如朝廷將賈勇龍的家產及所吞贓款和廬安府庫裏現有的存糧一道發放給災民,這樣就能省了戶部額外的一筆開支。”

“此外在各處張貼布告,將此事昭告天下。同時在布告裏呼籲難民盡快重返原住地,就說官府將重新為他們編冊入籍,待開春將撂荒田地丈量核對,再按戶籍分發。”

“目前廬安旱情已解,荒蕪的田地來年可繼續耕作,到時再雇些人挖渠蓄水,還可預防將來旱災的再次發生。”

蘇毅瀾說到這裏略微思索了片刻,又接著道:”告示上最好能再加一條,比如三年或五年內免征一些苛雜之稅,並將所征賦稅減三成。如此一來,百姓的心方能穩住,他們上了戶籍,朝廷的稅賦收入也能擴大,征糧也有保障,既防止了作亂,還能收得民心。”

想了想,又補充一句:“許多災民都不識字,到時還得派設相關人員在貼告示的地方講解一下。”

皇帝沒想到蘇毅瀾能將一個救災之策說得這麼詳細具體,這番談論沒經過一定的調查思考是不可能得出的。

他開始重新考量起這個兒子。

天子微微頷首,淨過手後,緩步到膳桌旁坐下,眼中閃著頗有興味的光芒。

蘇毅瀾見皇帝似乎心情不錯,便又繼續道,“父皇,兒臣不得不說,這次流民之所以多,其中有一部分並非來自災區。他們逃難隻因田地被豪強大族侵占,這些豪強與官府勾結,致使申冤無門,隻能背井離鄉逃往別處尋活路。”

說到這裏,他停下來接過一個綠衣小太監奉上的茶水,飲了一口,又道:“朝廷能否重新安排一次度田,並重懲隱匿土地者,這樣既能使這部分人入籍分田,又可震懾那些妄想強占土地之人。還有,度田這事還得另派人核查,以防丈量田地的胥吏弄虛作假,確保畝數準確。”

這些都是蘇毅瀾在拿到賬簿後就思考的一些問題,他本就盤算著要跟皇帝提一提,這時趁機會,幹脆一股腦地都講了。

“度田這事我會讓臣工們去商議。”皇帝在他對麵坐下,聲音裏帶著一絲淡淡的欣慰,“五郎去廬安曆練,有長進了,這件事你擬一份文書呈上來,朕讓工部和戶部再商議一下,先用早膳罷。”

一直垂首安靜地候著的周賢貴恭順地“喏”了一聲,立刻吩咐外殿的太監傳膳。侍膳的宦官們進來等了片刻,尚食局的宮女太監也魚貫而入,將一道道菜肴擺上桌。

皇帝的早膳素來簡單,品種並不多,隻有數道精致的小菜和兩碗羹湯。一個綠衣宦官開始為皇帝試吃,蘇毅瀾趁著這個間隙,說:“父皇,兒臣提的救災之策,恐怕要朝廷花出去不小的一筆銀子,兒臣想……或許可讓離黍的那些富商們一起捐些錢糧,來一個籌資賑災,倘若朝中大臣們能帶頭捐款,那麼富商們解囊納捐的事自然就能辦的更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