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七弦琴演奏的詩篇 盲詩人荷馬傳奇——《荷馬史詩》第一(1 / 1)

《荷馬史詩》——七弦琴演奏的詩篇 盲詩人荷馬傳奇——《荷馬史詩》第一

關於盲詩人荷馬曆來有很多的傳奇,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其一,曆史上有無荷馬這個人,《荷馬史詩》到底是不是他寫的?其二,家喻戶曉的荷馬究竟生活在什麼年代?出生在哪裏?這些問題在西方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上麵的第一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古希臘時代著名的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和哲學家柏拉圖一致認為,荷馬就是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而且他們還肯定了荷馬是古希臘史上確實存在的一位偉大詩人。按照他們的觀點,《荷馬史詩》實際上是由許多民間歌手和民間藝人集體口頭創作出來的。這些民間歌手和藝人曾將希臘人在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事跡編寫成歌詞,並在一些公眾場合吟唱。這些故事由民間歌手口耳相傳了幾個世紀後,到了荷馬手裏就被刪定和修改成了兩大部分,這就是最初的《荷馬史詩》。到了大約公元前六世紀中葉,也就是皮西特拉圖在執政的時候,《荷馬史詩》才被人用文字編寫了出來。到公元前三至二世紀時,亞力山大裏亞的學者們又重新進行了編寫,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荷馬史詩》。

然而,到了十八世紀初期,法國的兩位曆史學家僧正多比雍和維柯卻提出了引起西方學術界轟動的一個新觀點。他們認為,荷馬這位大詩人並不存在,而我們所熟悉的荷馬隻不過是希臘那些民間歌手和民間藝人的代名詞。由於這個原因,他們認為《荷馬史詩》不是荷馬寫的。讓他們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兩部史詩前後相隔的時間太久,因此不可能是一人一時的作品。由於這兩位學者提出了有力的證據,於是學術界就產生了所謂的“荷馬問題”。隨後,西方許多著名的學者如沃爾夫、拉赫曼、尼奇等沿著這一思路對這兩部史詩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究,形成了著名的“短歌說”和“統一說”。前一種學說認為史詩是許多民間歌手們的傑作,是經過多次整理加工後才定型的;後一種學說則認為荷馬確有其人,而且對民間詩歌的材料重新作了加工和刪定的人也是荷馬;正是有了荷馬的貢獻,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完整的《荷馬史詩》。如此看來,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另外,這位傳奇人物荷馬究竟生活在什麼年代?出生地又是在哪裏呢?一般認為,荷馬生活在公元前九世紀到公元前八世紀之間,是小亞細亞地方伊俄尼亞的基俄斯人。傳說中,這位大詩人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職業樂師,他經常背著古希臘的七弦豎琴四處遊蕩,把自己美妙動聽、韻味無窮的詩歌吟唱給人們聽,因此他很受群眾的歡迎。

可是,還有一些史書卻記載說,在小亞細亞至少有七個城市被認為是這位大詩人的出生地。在這些地方中,有兩個地方是人們最為相信的,它們就是伊俄尼亞的基俄斯和埃俄利亞的斯慕耳納。支持前者的學者有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和史學家赫拉尼科斯;而支持後者的則是史學家歐伽昂和荷馬問題專家斯忒新勃羅托斯。

關於荷馬的生活年代,古希臘的史學家希羅多德曾經進行過推算,結果表明荷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850年左右,也就是說與大詩人赫西俄德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可是,在這一問題上,學者們同樣存在著分歧。在古希臘的另一位史學家修昔底德看來,荷馬是生活在特洛伊戰爭之後的人,不然他就寫不出描述這場戰爭的詩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