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煉就鋼鐵意誌】 革命的暴風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
二十世紀初期的俄國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都發展到了帝國主義階段。但是,同其他帝國主義比起來,俄國的帝國主義顯得不那麼純粹,因為盡管經曆了農奴製改革,但是農奴製時期的腐朽思想仍然存在。麵對沙皇政權的黑暗統治和資產階級的欺強淩弱,以列寧領導的無產階級進行了一係列的反抗與革命。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鬥,無產階級革命終於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這一時期俄國社會的特點,我們就可以說此時的俄國充滿了“革命的暴風雨”。
對社會主義革命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經曆了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一九零三年,列寧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布爾什維克黨。一九零五年,無產階級第一次舉行了規模龐大的革命運動,農民也紛紛起來反抗,有效地阻止了貴族地主的黑暗統治。一九零八年,資產階級文化和修正主義思想不斷泛濫,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為此在哲學和文藝等領域中抨擊修正主義思想。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時,人民群眾在布爾什維克黨“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口號的號召下於一九一七年十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成功地粉碎了俄國專製製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它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
就在俄國社會充滿了“革命的暴風雨”的時候,俄國文化領域也呈現出了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包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頹廢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等。在這些派別中,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極為流行。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出現了列夫·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等著名的作家。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大部分都真實地描繪了俄國的社會狀況,揭露了沙皇政權的黑暗統治和資產階級的昏庸腐朽。
不僅如此,隨著無產階級革命浪潮的高漲,俄國還出現了無產階級文學。這種文學形式嚴厲地譴責了專製的黑暗統治,歌頌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在諸多的無產階級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歌頌了那些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堅苦戰鬥的革命戰士,讚美了士兵們不屈不撓、英雄奮戰的高尚情操。除此之外,奧斯特洛夫斯基還以他非凡的藝術手法,描繪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熱情和鋼鐵般的意誌。這種意誌,一直以來都激勵著那些願意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鬥的仁人誌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