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女孩要嬌著養,讓她懂得自我保護 讓女孩學會應對陌生人(1 / 2)

第十章 好女孩要嬌著養,讓她懂得自我保護 讓女孩學會應對陌生人

大多數父母都會跟女孩說這樣一句話:“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說話。”這句話已經成為一句咒語,一句會讓父母時刻提心吊膽、讓女孩越來越膽小畏縮的咒語。與其讓女孩膽戰心驚地提防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如教會她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從童話故事中的大灰狼,到屢見報端的綁架、拐賣案,一旦涉及女孩的安全問題,相信為人父母都會有些緊張。雖說孩子被拐乍一聽有些遙遠,但對於如今多數隻有一個寶貝女兒的城市家庭來說,需要防患於未然。

安全和信任,哪個更重要?家長的普遍矛盾是,讓女孩跟陌生人接近怕不安全;但如果讓女孩遇見陌生人就小心翼翼、一句話也不能說,又怕女孩成為一個自私、多疑、心理不健全的人。要想解決這個矛盾,父母就需要教女孩一些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1.教給女孩接陌生電話的方法

怎樣在電話裏得體地應答,才能既聽上去有禮貌,又避免透露女孩是一個人在家的情況呢?父母要告訴女孩,一個人在家接到陌生電話時,不要告訴對方家裏的信息,不要說:“我爸爸媽媽不在家,請你晚上再打過來。”而應該說:“我爸爸在洗澡。”或“我媽媽在樓下的超市給我買果凍,你以後再打。”父母也可以教女孩向對方索要電話,說:“你把電話留下吧,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讓他打給你。”一般“有危險的陌生人”都不會把電話留下來。

2.不要讓女孩給陌生人開門

女孩都很喜歡幫助父母做事。無論是電話鈴響還是有敲門聲,女孩常常都會搶在父母的前麵去處理,這是好事,但是其中卻藏有安全隱患。盜賊常常騙小孩開門,然後入室行竊,這種事情屢有發生。

為了提高女孩應對陌生人的能力,父母要告訴女孩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並教會女孩聽到敲門聲該怎麼辦。例如,先問:“你找誰?”再問:“你是誰?”最後說:“請你等一等,我去喊爸爸或媽媽開門。”除了對方是自家人外,都不要讓女孩自己去開門。為了鞏固和加深女孩的印象,當女孩按照要求去做了之後,父母要及時地予以肯定,強化女孩的這種意識。

女孩單獨在家時,會有收牛奶費、收垃圾費的人敲門,也有陌生人托著女孩最愛吃的蛋糕盒子,說“你媽媽叫我送蛋糕給你,她已經付過錢了,快開門讓我把蛋糕給你。”父母要告誡女孩,遇到這種情況時,千萬不要開門。大一點的女孩,父母可以給她列一個單子,哪些人來了可以開門,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戚。父母可以把這個單子貼在門上,對女孩是一個提醒。

3.教給女孩分辨壞人的方法

父母要教給女孩識別壞人的方法,因為女孩將來麵對的社會環境,幾乎全是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引導女孩自己思考,教她識別“過分熱心”的陌生人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教女孩,比如,“老狼老狼幾點了”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