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女孩要嬌著養,讓她懂得自我保護 讓女孩學會應對陌生人(2 / 2)

這是簡單、參與性很強的遊戲。父母可以扮演“老狼”,走在最前麵,女孩扮演“小羊”,跟在“老狼”後麵。遊戲台詞隻有一句:“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可以回答“3點了”、“8點了”、“4點了”等。當“老狼”喊出“天黑了”的時候,就會露出猙獰的麵目,猛地回過頭來追趕“小羊”,“小羊”四散逃跑,被捉住的“小羊”就會被“吃掉”。

父母要告訴女孩,“老狼”就是壞人,就是要追趕她的人,“吃掉”她的人,當她遇到“老狼”時,要比做遊戲時跑得更快更遠。做完遊戲後,父母可以跟女孩討論,什麼樣的人是“老狼”,比如:追趕女孩的陌生人;眼神飄忽不定、不停四下張望的人;表情凶惡的人;手裏拿著刀、棍子等凶器的人等。為了讓女孩理解到這些,父母還可以進行表情、場景模擬。

4.告訴女孩不要跟陌生人走

父母要告訴女孩不要跟陌生人走,並向她說明這樣做的原因。可以給女孩介紹一些拐賣兒童的事例,給她讀報紙上的報道,讓她看電視的有關報道,使她具體了解跟陌生人走的後果。

父母要告訴女孩,如果有人套問她“父母都做什麼工作”,“家住哪裏”,“你在哪家幼兒園上學”,“平時是誰接你放學”等一大串問題,這個陌生人就有“熱心過度”之嫌。要教育女孩不能跟“熱心過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也不能隨便吃他給的零食。父母還要跟女孩強調一點,除非爸爸媽媽同意,不要坐陌生人的車子是一條鐵的紀律。

如果父母的確有事,拜托朋友或同事接女孩,怎樣讓女孩明白眼前這個陌生人有沒有危險性?很簡單,父母應該與女孩事先講好一個“安全口令”,這個來接女孩的人知道“口令”,女孩就可以跟她走,否則就不能。父母要經常在家與女孩“溫習”這一“口令”,免得她忘記。

5.別讓女孩輕易接受陌生人的禮物

根據以往發生的案例,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孩子心智不健全、分辨事物的能力不強,或者貪玩、貪吃的特點,用一些小禮物作誘餌,博取孩子的好感。或者將含安眠藥、致幻藥物的食物給孩子吃,然後將孩子帶走,實施拐賣、綁架勒索等犯罪活動。

父母應該教育女孩,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以防上當。另外,不輕易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也能讓女孩從小養成“隻有勞動,才能有收獲”的意識,杜絕不勞而獲的思想,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幸福觀,促使女孩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