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福王去封地的第二年,就發生了著名的“梃擊”事件。
萬曆四十三年五月,一男子手持木棒,突然出現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門前。他將守門太監一棒打倒,衝進門內,直闖太子寢殿,太監們慌忙將他捉住。
如此明目張膽地在皇宮裏行凶,真是不多見,而且孤身一人,連個幫手都沒有。凶手被捉後,萬曆便下令將嫌犯送交禦史劉廷元審問。在太子的宮裏鬧事,可不是小事。那是大明朝未來皇帝居住的地方,怎可以如此囂張呢?
嫌犯名叫張差,薊州井兒峪人,行為癲狂,看上去很像個瘋子。但是,辦案經驗豐富的禦史們懷疑他並不是瘋子。在審問時,更是從細微之處發現了一些疑點。刑部的王之寀認為事有蹊蹺,便引誘一直呈癲狂狀態的張差:“說實話就給你吃飯,不說就餓死。”張差答曰“不敢說。”王之寀便命其餘人等退下,自己單獨審問。
原來這張差平時以砍柴與打獵為生。在事發前的一個月,張差賭輸了一筆錢。就在自己愁著要怎麼還上賭債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太監,說可以帶他賺錢。張差信以為真,便跟著這位太監到了京城,見了另外一位老太監。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了紫禁城。然後,交給他一根木棒,把他帶到了慈慶宮,讓他進宮後見人就打,尤其見到穿黃袍的人,要把他打死,因為他是壞人。老太監還說,如果能打死穿黃袍的人,將重重有賞。如果失手被人捉住了,他也會救張差。這差使聽上去不錯,完成了有賞,完不成也沒損失。於是,張差便拿著棍子衝進了慈慶宮。而他提到的太監,就正是鄭貴妃的下人。
案子審到這裏,大家心裏就有了譜。若再往下查,勢必牽連到鄭貴妃,到那時候事情就不好收場了。而為了此事從幽深的後宮裏站了出來的萬曆皇帝當著朝臣的麵,跟他向來不喜歡的太子合演了一場父慈子孝、公正無私的戲碼之後,再次離開了朝堂。當然,這場戲的目的很是明確,萬曆是為了救自己的心上人,隻能遮掩事實,安撫受害人。最後,隻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以淩遲。而張差臨死前說:“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
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後五次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兩人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而萬曆擔心這些官員過於“盡忠職守”,萬一真的牽扯出了鄭貴妃,到時候他就再難庇護了。於是,他便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轟動一時的“梃擊案”就這樣收尾了。
這場瘋癲“梃擊案”,明眼人都知道不是那麼簡單。一個瘋子,是怎樣進入皇宮的?又是如何在戒備森嚴的皇宮裏“殺”出重圍、順利地衝到太子的宮殿的?就算真的讓他誤打誤撞進去了,那他怎麼單闖了太子的宮殿呢?而且當事人都說了,隻是有人故意視而不見而已。
現代啟示錄
妥協的力量
很明顯,太子朱常洛在整個事件中做出了妥協。他非常清楚,這不太可能是一個瘋子單純的瘋癲行為。而神龍見首不見尾多年的父皇,也沒必要為了這樣一個瘋子而現身。但他還是聰明地選擇了妥協,配合著他顧忌的人做出一副不願深究的姿態。誰讓他是一個不得誌的太子呢?誰讓他的母親隻是一個不得寵的宮女呢?沒有足夠的實力為自己討回公道時,就隻能忍。這也是生存的王道。
小趙是個很活潑、很單純的姑娘,畢業後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進公司沒多久,就跟同事們打成了一片,人緣還算不錯。當然,她的工作能力也不錯,因此,領導、同事們都很喜歡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小趙發現部門主管大劉居然跟自己有點曲裏八拐的親戚關係。雖然是遠親,可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發現一個很親的人,還是很興奮的一件事。不管怎樣,小趙都很高興,打心眼裏把大劉當成了親人、朋友,特別信任他。
在小趙看來,大劉對她也是很照顧。工作上、生活中,大劉都是能幫則幫,經常跟她推心置腹地談話。平時下班或是休假時,大劉還叫上女朋友跟小趙一塊吃飯、唱歌,感情很是融洽。小趙愈發覺得大劉是個好人,“遇到他真是幸運”,給家裏打電話時小趙不止一次這麼說。
然而,讓小趙鬱悶的是,她的工作好像並沒有特別得到上層的肯定。她參與策劃或者負責的方案,雖然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可領導卻沒有流露出相應的表揚。這不是說小趙是個貪功的人,是因為他們公司有個“傳統”,哪個方案如果得到了客戶的表揚讚許,公司會專門開一個小型的“慶功會”,視案子的利潤大小而決定規模。如果是小項目,就簡單開個會,領導點名表揚一下,大家鼓個掌就完事了;如果是大項目,就可能聚個餐,大家熱鬧一番。小趙來的第三個月,就做了一家大型燈具公司的推廣方案。一是小趙剛去,急著表現;二是她也比較認可產品,因而格外上心。結果,做出的方案反響還不錯,跟客戶開碰頭會時,客戶曾經很滿意地說方案很好。小趙自然也覺得很高興,她還清楚地記得,大劉作為主管,還謙虛地說:“做好方案是策劃部的本分。”不過,事後大劉告訴她說,跟客戶交流時,千萬不能突出一個人的貢獻,那樣會顯得團隊不和諧,要以公司、團隊的名義爭取榮譽,這樣才是一個優秀員工的作為。小趙對此也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