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國中生(1 / 3)

武石國中的三井壽是所有家長眼裏的“別人家的孩子”。考試全優,籃球隊主力,性格活潑,教養良好,長得漂亮。對這樣的人,嫉妒他隻能顯得自己是小醜,所有隊友都帶羨慕跟他套近乎。如果非要從三井壽身上找出缺點——他跟家長關係緊張。尤其與父親,不好得幾乎不說話。

三井蒼彥公務繁忙。他和妻子一起經營家裏的實業公司,主要生產汽車閥片。他們是大學同學,剛畢業就結婚了。希子生下阿壽之後進入公司做財務。當時公司是蒼彥的爸爸在經營,蒼彥隻做閑職,心思全放在他們的小家裏,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哄阿壽玩和等希子下班回家共享他們的小世界。

阿壽十歲那年,蒼彥正式接過公司自己經營。他生疏地補習著一切生意經,最初是有些笨拙,日子也變得繁忙起來,顧不上照顧家裏了。幸好阿壽也長到可以照顧自己的年紀,不用他們夫妻操心。

這幾年蒼彥確實忽略了觀察兒子,他記不起來阿壽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跟他好好說話的。他很想緩解父子矛盾,阿壽是他唯一的兒子,他心裏很疼他。

周末早晨,蒼彥特意空出這一天,清早爬起來下廚,耐著性子等阿壽起床,準備約兒子一起出去玩玩。他做了煎餃和米飯,還有拌生菜和土豆泥濃湯。飯菜上了桌,他去敲了敲兒子的房門,和藹地笑說:“出來吃飯了,我聽見你起來了。”

三井壽低著頭走出房間,低聲回答“嗯”。他的視線落在爸爸的膝蓋處,很快,又挪到牆邊的踢腳線上。走到餐桌邊,坐下安靜地吃爸爸的愛心早餐。

蒼彥對阿壽的態度並不滿意,心裏有氣,盡力壓著,也坐下,招呼兒子:“阿壽。吃完飯我帶你去迪士尼玩,我們父子很久沒一起出去了。”

三井壽嘴裏的煎餃頓時沒了味道。他胃口全無,輕輕放下筷子,盯著剩下兩隻煎餃焦黃的邊緣,“不了。我約了人打球,要遲到了。”

蒼彥的聲音變的嚴肅,帶上壓力,“打球休息一天也不要緊,陪爸爸出去走走。”

三井壽搖搖頭,不肯給父親眼神,起身離開餐桌。

“三井壽。我讓你今天跟我出去,你聽不懂嗎?”三井蒼彥發了火,聲音低沉得嚇人。

三井壽略微頓頓,回房間換衣服,抱著籃球匆匆離開了家。

門被輕輕帶上,安靜離開似乎在表達並非賭氣,隻是有自己的事做。三井蒼彥還坐在餐桌前,神情頹喪下來。究竟什麼時候開始阿壽對他這麼大的敵意?想來想去,果然還是那次生病吧,高燒了一周那次。

三井壽一向身體很好,極少鬧毛病。蒼彥和希子不止一次說起阿壽是會疼人的孩子。統共住過那一次院,不明原因的高燒不退,吃什麼吐什麼,出院的時候人瘦了一大圈。可到最後也沒查出毛病,醫生隻好說是電解質失調,讓家裏注意飲食。

打那之後,三井壽就疏遠了父親。開始並不明顯,等家長發現了,自然問過。蒼彥問,三井壽閉嘴搖頭;希子問,三井壽的態度倒緩和許多,對媽媽說跟爸爸沒話題,神情裏似有愧色。這態度讓家長無從著手。

除此之外阿壽一切行為都很優秀,家長隻好將兒子的不配合當做是青春期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想要私人空間,不再喜歡黏著家長。

三井壽並非不懂父親在向他示好,可這讓他更苦惱。他抱著籃球搭上江之電,剛剛在電話亭打給隊友,約到人一起玩。

朋友,是個比家長更親近的詞彙。對於三井壽來說,朋友意味著更多的樂趣和更少的責任,他可以輕鬆玩笑,不必有任何顧慮。

他一個人最先到達野球場,跳投、帶球、跳投、帶球……直到他的朋友們嘻嘻哈哈來到他身邊。那些顯而易見的喜悅掃掉他心裏最後一絲陰霾,他也跟著笑了。

有元說:“我說小三,今天周末啊,我都說好要去醫院接我媽媽和小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