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堂課 對局——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武
下圍棋曆來都是經過長期的醞釀:最先是遠期戰略目標確認,而後製訂一係列計劃,在外圍進行“消減、阻遏外勢”,在內部投子擲孤,力求知己知彼,在多方麵采用方法使對手內部出現裂縫,出現不平衡的傾斜,然後通過別種渠道進行試探,當對手出現可乘之機的時候,趁機而入,迅速地完成既定的戰略計劃。隻有知己知彼,了解他人的長處以及自己的不足,以己之長,攻其之短,方能出其不意,這是下圍棋的製勝之法。
下圍棋作為一種博弈模式,雙方明刀明槍,棋盤上黑白分明,一如兩軍對壘。如何調兵遣將、布局對陣,隻有對己方和對方的形勢、舉動有清楚的認識,才能從容調度,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佐證。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 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馬來?”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麵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齊威王一看,心裏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慌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是《孫子兵法》中重要的戰略思想。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敵人而隻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都有危險。所以,打仗要知己知彼,不僅要看清楚自己和對手的情況,還要能預見到對手未來的變化。當熟知了雙方的道、天、地、將、法及各方麵的情況後,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有利的決策,那麼就會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