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堂課 無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不爭是一種大智慧(1 / 2)

第12堂課 無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不爭是一種大智慧

隻有肚裏能撐船的人才能做宰相。

——張建君

“爭”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因為生存下去要爭,要想生活得更好還要爭,爭是一種生存下去的方式,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但老子卻誠誠懇懇地教人們“不爭”,這個“不爭”原理在他的思想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此,他略過了“爭”,而隻說“不爭”。實際上,你若仔細想想,沒有“爭”,怎麼會有“不爭”?這是再明白不過的了。說明他很注意“爭”的,隻不過他教導人們的是“爭”要超過一時一地,超過暫時的成功,要讓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以其不爭”,絕非被動人生。現實人生中以其不爭是指大有為而小“無為”,貌似無為,實則有為,眼下無為,長遠有為的一種處世哲學。可以說是百態人生中“曲徑通幽”、“曲線有為”的做法。順天意、順時勢、順民心、順人性,絕不是做被動狀,完全把自己交給大自然,像原始人那樣任自然擺布,由天養活,而是在順應客觀的同時,主動地、策略地、樂觀地、自覺地去駕馭命運之舟,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正所謂“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在這方麵,胡雪岩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胡雪岩做生意,向來把人緣放在第一位。所謂“人緣”,對內是指員工對企業忠心耿耿,一心不二;對外則指同行的相互扶持、相互體貼。因此,胡雪岩常對幫他做事的人說:“天下的飯,一個人是吃不完的,隻有聯絡同行,要他們跟著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撿現成要看看,於人無損的現成好撿,不然就是搶人家的好處。要將心比心,自己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胡雪岩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他的商德之所以為人稱道,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把同行的情看得高於眼前利益,在麵對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時,做到了一般商人難以做到的:不搶同行的飯碗。

胡雪岩準備開辦阜康錢莊,當他告訴信和錢莊的張胖子“自己弄個號子”的時候,張胖子雖然嘴裏說著“好啊”,但聲音中明顯帶有做作的高興。原因何在?因為在胡雪岩幫王有齡辦漕米這件事上,信和錢莊之所以全力墊款幫忙,就是想拉上海運局這個大客戶,現在胡雪岩要開錢莊,張胖子自然會擔心丟掉海運局的生意。

為了消除張胖子的疑慮,胡雪岩明確表態:“你放心!兔子不吃窩邊草,要有這個心思,我也不會第一個就來告訴你。海運局的往來,照常歸信和,我另打路子。”

“噢!”張胖子不太放心地問道:“你怎麼打法?”

“這要慢慢來。總而言之一句話,信和的路子,我一定讓開。”

既然胡雪岩的錢莊不和自己的信和搶生意,信和錢莊不是多了一個對手,而是多了一個夥伴,自然疑慮頓消,轉而真心實意支持阜康錢莊。張胖子便很坦率地對胡雪岩說:“你為人我信得過。你肯讓一步,我欠你的情,有什麼忙好幫。隻要我辦得到,一定盡心盡力!”在胡雪岩以後的經商生涯中,信和錢莊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都要歸功於他當初沒有搶了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