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堂課 溝通——不是說服別人,就是被別人說服 有顆包容心,把指責變成商量
一人主張,不如二人商量。
——民間諺語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而且,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不光是尊重孩子,也是一種較為輕鬆的溝通方式。試想,誰不喜歡聽好聽的、溫和的話呢?尤其是孩子,更喜歡獲得最親近的人——父母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要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說話,這樣孩子從心靈深處就會接受父母的安排和要求,這樣要比命令式要好很多。
當然,也有一些家庭,一開始對孩子是命令式的,要改為商量的語氣也比較困難,那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就不用改變了呢?當然不是,畢竟命令式的教育沒有商量式客觀科學。所以,我們要改變孩子,必須先改變自己,擺正自己作為父母的心態,用認真而嚴肅的態度,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溝通的效果非常好,不信請看下麵這個小故事:
星期六的時候,全家都在家,吃過中午飯,老公準備帶著兒子出去打球。老公話音剛落,隻聽兒子說道:“爸爸,我先出去一趟,回來再和你一起打球。”還沒等老公答應,兒子又扭頭對我說道:“媽媽,一會兒給你一個驚喜。”說完就跑了出去。
看著兒子這樣,我和老公都摸不著頭腦,很是不放心。於是,我趕緊走到窗邊向樓下看去,隻見兒子和鄰居的小虎一起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一個小時之後,兒子回來了。果然給了我們夫妻倆一個大驚喜,他和小虎一人頂著一頭金黃色的頭發出現在我們麵前。
看到這一切之後,我們都愣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混小子瘋了!
我剛想好好“教育”他一番,這時,一個‘聲音’阻止了我:“不過是頭發而已,不是什麼大問題!”
我和老公對視了一眼,老公也表現得很驚奇,不過看得出來他和我抱著一樣的觀點。
“爸爸媽媽,我的頭發酷嗎?我像不像阿泰斯特?”
兒子口中的阿泰斯特是NBA的一位明星。我老公是籃球迷,在他的帶領下,我的兒子也喜歡上了這項運動,尤其喜歡姚明的前隊友,但後來卻轉投湖人,有著野獸之稱的阿泰斯特。兒子染成金黃色的頭發肯定是看了阿泰斯特的發型之後才作出的決定。
這小子自個兒美得不行,還專門跑到大衣櫃的鏡子前,撫摸自己的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