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智慧,最輕便的行囊 鎮靜
有一次,和一位大學教授同遊南通,教授學識淵博,談吐智慧,思想先鋒,令我欽佩不已。清晨,我們同遊狼山,大霧,我們遊興甚濃,踩著濕漉漉的石階,一步步地向山頂攀爬。
忽然間,我看到有一漁人立在江邊。教授對我說:這是一位智慧的漁者,他懂得潮水漲落的規律,懂得魚兒逐潮的習性。
我仔細地聆聽教授的智慧,他在侃侃而談中向我傳授了許多知識。我一邊觀望江邊的漁人,一邊仔細回味教授的話語,佩服之餘,更有仰慕之意,甚至有惶恐之感。潮水漸漲漸高,漁人依舊立於岸邊,紋絲不動。
我驚異於漁人的大膽。教授對我說:這哪裏是漁人大膽,實乃漁人充滿智慧,先有智慧,才有膽識。潮水分時段,分早晚,分大小,有規律可尋。有的時段,潮水看似洶湧而至,後勁不足,漲到一定高度,就開始慢慢地退去;有時看似銀波碎浪,可是潮水奔湧不息,漸漲漸高,浪頭奔逐著趕來。我們看著覺得害怕,但是漁人掌握了這些規律,什麼時間潮水可漲到哪裏?了然於胸。所以才胸有成竹,鎮靜自若。
聽了教授的話,我再看浪頭奔湧下的漁人,依然感到無比心驚,那些追逐而至的浪花遠觀美妙無窮,倘若置身其中,則令人頗感恐怖。漁人不僅有智慧,也有膽識,才能於驚濤駭浪中如此鎮靜。教授說:哪位漁人不似胸有千軍萬馬的將軍?常年的水上作業鍛煉了他們的膽量與智慧,也造就了他們胸有成竹異於常人的鎮靜。
漁人令我驚異,教授更令我敬重。一個是膽量超群,一個是學識淵博。他們都是驚濤駭浪中沉著勇敢的弄潮兒,有大見識、大智慧,才有如此鎮靜。
隨著時間推移,東邊開始有了點陽光,霧漸薄,我和教授沿原路返回。忽然間,我發現一直驚異、擔心的江邊漁人居然隻是一塊江邊屹立的石頭,根本就不是漁人。怪不得那麼鎮靜,麵對風濤浪湧而無動於衷呢!教授肯定也發現了,他不再對我發表他那些高深莫測的見解。
霧散了,一切歸於平常,恢複了原來的麵貌。山就是山,石就是石,該有多高有多高,該有多大有多大。
他(她)在時,我們可曾給過他(她)一點什麼?倘若沒有,有何理由去爭搶?生拉硬扯的把光環戴在自己的頭上,不管它是否合適,要的僅僅是那份虛榮、耀眼的光彩。人世間多的是這樣的強取豪奪,少有能忍受漫長的等待親自培育屬於自己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