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彎的小河(1 / 2)

搬去新家以後,村莊的小河成為了我經常遊玩的地方,小河每年都會變幾分模樣。早些年河裏的水是清澈的,魚兒遊在水中清晰可見。老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逮魚摸蝦,餓死全家”。我知道那都是唬人的說辭而已。每當夏天的暑假,我都會叫上幾個同村的小孩,偷著從玉米地裏溜到河岸邊,因為路口總有些人在外麵乘涼,走大路的話擔心他們向父母告狀,回家又免不了挨一番教訓,隻能偷偷摸索個小路。

找一處幹淨的水灣,光著身子一股腦的跳下去,那股涼意一下子席卷全身。那時候在水裏比憋氣,誰憋的時間長誰就贏。我總是抱著塊石頭潛在水底,睜著眼睛,直到實在憋不住才會遊出水麵。總能在他們中獲得勝利。

洗完澡後就要去捉魚,流動的水裏很難徒手捉到魚,所以我總是選一處死水潭,光著腳踩在淤泥和水草裏,在水裏到處摸索著,等把水攪渾了魚就會往岸邊遊或者躲在石頭下麵,這樣就容易捉的多,我想渾水摸魚想必就來源於此。幸運的話有時候會在水草裏捉到幾隻蝦,這玩意比魚稀罕,螃蟹大多數會躲在石頭下麵,大小不一。遇到橫的,兩個大鉗子張牙舞爪,擺出一副決鬥的姿勢,好不威風。偶爾也會在石頭下麵看到幾隻癩蛤蟆,它們有時候拖家帶口,大的背著小的,起初我是不害怕的這東西的,但村裏的大人總愛嚇唬我們這群小孩,說是癩蛤蟆會尿尿,尿在身上會長出它們身上的那種疙瘩,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下,我就開始害怕了。有時在渾濁的水裏不小心摸到軟軟的東西,我都會嚇得直接蹦起來,離得遠遠的不敢再下水。不知怎的,此後我隻要看到癩蛤蟆就會渾身起雞皮疙瘩,打冷顫,不過對青蛙倒是不害怕。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也曾見過那種肚子鼓鼓的蛤蟆,老家都叫氣蛤蟆,可能是它一肚子氣的原因吧。

家裏人經常勸誡我不要下水洗澡,一是不知道水的深淺很危險,二是水裏有吸血的螞蝗。我就曾被螞蝗爬到過腳上,起初並沒在意隻感覺腳趾間有些許的不舒服,以為是有沙子卡在了裏麵,穿拖鞋這是常有的事,難免會在走路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小石子什麼的進入拖鞋裏和腳上。蹲下身來細看才發現腳趾間有一隻黑乎乎的螞蝗,發現它時身體已經鑽進去了一半。我趕忙用手指頭使勁往外揪,可它全身滑不溜秋的,像個吸盤一樣一點都揪不動。我又急又害怕,趕忙脫下拖鞋,一隻手卯足了勁的往外揪。我左手使勁掐住它剩下的一半身體,另一隻手拿著拖鞋用力的拍打著,那時候已經全然顧不上疼痛了,好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它給揪了出來。我氣憤的找來一塊石頭,狠狠的把它砸死在了下麵,罵罵咧咧的說了幾句,因為不解氣我還特意多踩了石頭幾腳。聽說這東西一旦進入身體裏就會阻塞血管,血液就不流通了,久而久之人就活不長了,好在福大命大發現的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