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時候也還是她們三個。
就連蒸包子的時候,還是趙氏回來燒的火!
而其餘幾個嬸娘呢?一回家,就各自回房歇著了。
難道趙氏就不累嗎?
不過是心疼幾個閨女,便隻好強打起精神來。
再包上一次,不還是便宜了那幾房的人!
現成的好東西誰不想吃呢!
劉青青可不打算再包了,至於烤包子吃不著便不吃了。
吳氏和劉大湖帶著兩個兒子天剛亮就出發了。
她想到昨天和婆婆說要回娘家,可馬氏卻一點兒“表示”都沒有,就來氣。
自己都嫁到老劉家多少年了,男娃兒都給他們生了兩個!
可是家裏從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兒!
她手裏的幾兩銀子,還都是她做針線活,和一些“其他”的體己。
平日裏馬氏更是對她非責即罵。
特別是近兩年,不知怎麼的,似乎是更不待見自己了!
她越想越氣,早上起來後本打算不吃飯就走的。
可她忽然想到了昨天晚上剩下的馬齒莧豆腐包子。
雙眼一轉,貓著腰,小心翼翼的去灶房的笊籬下麵把包子端回了屋。
劉大湖見老婆端了包子來,還以為是她去灶房熱的。
拿起一個就往嘴裏塞,結果發現包子還是涼的。
就皺著眉頭問:“你端這麼些涼包子來幹啥?”
吳氏去木箱子裏翻找出一個布口袋來。
聽見丈夫問,頭也不回的答道:“帶著路上吃!”
劉大湖眉頭皺的更緊了“咱們去吳家村也就一柱香不到的路程,又不跟大嫂娘家似的離的遠,還帶啥幹糧?!”
吳氏翻出了布袋子,把盆裏的包子都倒了進去。
又找了個布條把口給紮上才說:“咋的了?離的近就不能帶幹糧了!”
“大嫂每次回去都大一包,小一包的,我就帶這一回也不成嗎?”
劉大湖知道趙氏她們每次回去不過是些雜糧麵窩頭,哪裏有什麼“大一包,小一包的。”
吳氏不過是在跟自己胡攪蠻纏罷了。
就板起臉道:“你把包子都帶走了,要是咱娘知道了,肯定又要罵你!”
吳氏想到婆婆的叫罵聲,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不過,一想到自己還有好幾天才會回來。
就又壯起了膽子,把布口袋攥的緊緊的。
死活不願意送回去。
劉大湖見連他老娘都嚇不住吳氏,知道她是鐵了心要將這一袋包子帶走了。
再加上想到吳家的光景,估計到了她們家一時半會兒的也吃不上一頓熱乎飯。
索性也就不去管她了,反正要是挨罵也罵不到他頭上!
等到青峰和青棉也起床後,一家人稍微洗漱了一下就出發了。
走之前吳氏還借口要“解小手”去了後院一趟。
實際她是拐到了雞圈那邊。
趁著沒人在,鑽進雞窩挨個摸了一遍。
最終她也就隻摸到兩個雞蛋。
估計還是前一天撿雞蛋時漏下的。
吳氏撇撇嘴,隻得把這兩個僅有的雞蛋揣在懷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