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1 / 1)

師傅說既然是要辦學堂,最好還是找個總負責鬼,要那種博才多學,有自己獨特見解又思想開放,能接受幾千年來的文化差異,最好是名聲在外。

這要求有點高,在街上轉悠了好久,也沒找到適合的,後來想到大凡是厲害的都比較喜歡隱居,所以,我改變路線,專往高山深林裏找。

累我個半死,鬼影都沒看到一個,山上不是樹就是草。哎,難不成大隱隱於世?前麵還有座高山,如果再找不到那我就打道回府。

才到半山腰呢,就撿到好幾頁書紙,看來是被風從山上吹下來的,我大喜,山上真有鬼住。一口氣爬到山頂,見一老先生在埋頭苦寫,也不打擾,在邊上等著好了,拿起一張來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嗯,很有道理。

再翻開一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熟悉,聽說過。

繼續往下翻“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句我知道,嶽飛曾經搖頭晃腦的這樣批評過我,是《論語》裏的,難不成是傳說中的孔子先生?

那可太好了,孔子可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果真猜得不錯,真是孔子,在重新整編《論語》,聽我說明來意,想了片刻,同意下山。

先生請好了,隻差學生了。我大筆一揮,寫了千百張,貼於鬧市,上書:“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麼?現在,機會來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先生,率領詭計多端的諸葛亮先生,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妲己娘娘,出塞和親的昭君公主,保著齊王穩坐江山的無顏娘娘,傾城傾國的褒似,超強的教學陣容,在天下第一樓開講授業,外置入卦陣,安全無憂,不用帶糧食也不用帶被子及衣服,隻要帶上孩子及千兩白銀,到奈何橋畔孟婆處報名即可。限時報名三天,過時不候。”

學費是高了點,可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一片光明,還是值得的,不是麼?這不,第一天報名隻差沒壓跨奈何橋,實在是鬼太多了,隻能排隊,還好我的府上極大,要不,哪能容納下這兩千學子。

有些家長還想陪讀,被我趕走了。說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而且吃得苦中苦,方為鬼上鬼。家長們隻要一聽說是對孩子好,二話不說就打消了念頭。

西施紗浣不過來,學服無法統一。隻好全體出動,率領兩千學員,第一件事就是學浣紗,大家在水裏玩得不亦樂呼,隨水飄走不少紗。

紗是浣好了,做成什麼樣式的,可沒少讓我們費腦筋。最後決定,簡單就好,主要是紗不夠用,所以,不論男女全是褲裝。

妲己沒少反對,說女子就要裙子輕舞飛揚才好看,想想也沒錯,最後退步,等紗夠用了,女子一律為裙子,皆大歡喜。

兩千學子吃飯可是個大問題,隻能在府內解決,一是布的陣他們繞不出去,二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生活費每月一百兩銀子,兩千學員算下來,也不少。

所以,決定給呂母加派幫手,很多家長本來就不放心孩子單獨在學堂,又一個月才能見一次,很是想念。聽說廚房招幫工,立馬報名過來了。

也不在乎工錢多少,能經常見到孩子就很知足了,當然,不要指望這些貴婦親自動手,沒看到都帶了奴婢過來麼,看得我不爽極了,又把工錢減低了一成。

教書的教書,學習的學習,都忙得不亦樂呼,當然我也很忙,忙著數銀子。真多啊,恨不得天天抱著它們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