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多就是消費大,看到銀子一天一天的變少,我心疼啊。跑去廚房吩咐呂母:“不要天天大魚大肉,吃得孩子們消化不良,老鬧肚痛,以後青菜為主,肉類為輔。”
呂母和那些家長一聽,本來還在心疼著孩子叫喚肚痛呢,原來是這個道理啊,恍然大悟,頻頻點頭。果真銀子用得少多了。能不少麼,一斤肉能換一擔蘿卜一擔白菜。
跟孔子商量,學習要勞逸結合,不能老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樣隻會讀成書呆子,得讓孩子們知道“鋤禾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最後規定十天中拿一天做勞動課,給每個學員發上鋤頭,籮筐等物,讓張騫帶隊,去種菜,裁樹,拔草,施肥……真好,不用再請幫工給張騫了。
孩子們都覺得很好奇和興奮,但大半天做下來,也很辛苦,就地休息。趕緊吩咐呂母她們遞上好吃好喝的。
下午見孩子們興致實在不高,我鼓勵到:“你們每個都可以認領一棵種子,記住它的位置,以後它發芽了,長大了,開花了,結果了,到時比比誰的長得大,結的果子又多,又好吃。前五名可以得到獎書一張,還可以把果子拿回家給爹娘吃。”
孩子們一聽,簡直是從地上跳起來,趕緊去找土肥的地方,搶大顆的種子。後來每次一要上勞動課就跟吃了春藥一樣,興奮得很,害我沒少去數我春藥的粒數。實在是他們拔草施肥太主動,甚至一見到張騫,就纏著問注意事項。
張騫很感慨:“現在的孩子真好學。”
學堂裏到處都可聽到孩子們的談論:“我的開花了,有十八朵呢,真好看。”
也有的孩子很是發愁:“葉子上長蟲了,可如何是好。”
最後,我叫張騫把所有除蟲方法等疑問及注意事項,都整理成冊,專門在鍾離春教武的場地擺了張桌子,賣書!百兩銀子一本。一擺出來,就一搶而空,立馬回去,打算再加寫百本。
很多孩子在每月休假那天都要去看自個種的寶貝,有的幹脆把爹娘一起叫上,全家出動,去拔草,澆水什麼的。
付出就有收獲,秋天到了,果樹熟了,可把孩子們高興壞了。大清早的就爬起床,等著集合去收割。也把我高興壞了,這幾天買糧的銀子少用了好多,還有進帳,大豐收啊,叫孩子們拿到街上去賣。
這些孩子大都是些不知柴米油鹽貴的,也不知道行情,開出來的價錢高得離譜,既然有孩子開千兩白銀一斤,簡直就是天價,看得我直砸舌。
可是,還是被一搶而空,好些都被自個的爹娘買走了,買去送給親戚朋友,外帶一句話,很自豪的說:“這可是我家孩子種的,嚐嚐看,多好吃哪。”
孩子們賣的銀兩,我也不要求全部上繳,五五分成就行。把剩下的給他們,說這屬於你們的勞動所得,可自由支配。建議除非必要,最好是存起來做創業資金,不要一輩子都靠爹娘,這是最沒出息的。
孩子們很有成就感,都覺得靠自己努力得來的銀子,就是比爹娘的好。所以,也格外的舍不得花,再也不大手大腳的花銀兩了。
家長很滿意,覺得千兩白銀的學費沒白花,值得!現在孩子節儉了,功課也做得不錯,回家還能侃侃而談,一條一條,很有道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