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溫州商幫(1 / 1)

下得船來,其赭與維斯帕告別。意大利人在西方人中最重感情,維斯帕對其赭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臨別時為表示感謝,維斯帕掏出一精巧的照相機送給了其赭。這是英國軍情五處給他配發的,是間諜專用相機,讓他收集情報時用。可惜在中國幾年他一直未曾使用過,這次連同兩卷膠卷一起送給了其赭。

意大利人轉乘一艘船去威尼斯。送走了維斯帕,其赭便要去乘火車到巴黎。時間不緊,他想慢慢走著看看這座法國城市。

馬賽位於法國南部,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四年戰火未曾使這裏受到影響。反而由於戰時旺盛的軍火需求使這座城市比戰前更加繁華。走在街上不時能看到東方人的麵孔倒是使其赭頗感詫異。來到一店門口見一名東方人正與一洋人在指手畫腳的交談著,可以判斷由於語言障礙,他們都不能使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其赭可以聽懂那洋人說的是德語,那東方人似乎說的是中國南方的某種方言。其赭忍不住好奇,便靠了上去仔細聽了起來。原來兩人在談一筆買賣鞋子的生意,那東方人說的方言是浙江溫州一帶的方言,間或帶幾句法語單詞。那德國人間或說法語,間或說德語。偏偏他說的法語均是邏輯較嚴密的句子,溫州人怎麼能聽懂?其赭放下箱子,對那德國人說了幾句德語,又用上海話對那溫州人說了句。兩人立時象發現了救星,轉而和其赭交談起來,通過其赭翻譯。那溫州人平時和法國人做生意時隻要懂得幾句簡單法語便可,兩下談好價錢便得,可今天這德國人偏偏忒認真,非要把買賣的細節談清楚不可,一點也不願含糊,而且還要雙方簽定書麵的協議。這溫州人連中國字都不認識幾個,更別說洋文,是以兩下越說越糊塗。其赭耐下心來給兩人慢慢翻譯、解釋,最終替他們各寫了中德兩種文字的書麵簡單協議,對這簡單協議那德國人也是反複字斟句酌,費了很大勁方才寫就。溫州人早已感到苦不堪言,其赭卻從中領悟到了為什麼德國人的槍炮那麼結實精良。談判結束那德國人拿出五十法郎遞給其赭,其赭說什麼不要,那德國人立即正色道:“翻譯一小時隻能得到這麼多,我不能給你加錢了”其赭在上海時與德國人打過交道,知道他們做事一根筋,不懂中國人的謙虛、客套,隻好收下。那德國人收拾了購買的貨物便與其赭和那溫州商人告別。臨走時其赭向他問起慕尼黑的情況,那人說,他就在慕尼黑,叫沃爾特,並給他留下了地址。

那溫州商人叫吳貴銀,對其赭的幫助十分感謝,便請吃飯。其赭在船上一月有餘,每日洋餐早就吃膩,便也不推脫。

吃飯間,兩人攀談起來。原來一戰爆發後,中國參加了協約國作戰,法國政府因本國青壯男子參軍較多,勞力不繼,便要求中國北洋政府代為招募華工赴法挖掘戰壕。吳貴銀的親戚應招前來法國,不久吳本人及一批同鄉也來到法國,在馬賽開了作坊製作皮鞋、皮具,其他親戚有開成衣店的,有經營其他小生意的。戰時消費水平下降,溫州人作坊裏生產的商品物廉價美,一時很受歡迎,待到一戰結束,溫州商幫已在法國站穩了腳跟。德國戰敗後,國內經濟蕭條,消費水平低下,是以沃爾特到吳貴銀的作坊購買他生產的廉價皮鞋、皮具。精明的吳貴銀早已嗅到了德國市場那巨大的潛力,隻是德國人過於刻板,難以打交道,最主要是語言不通,眼見大好商機正要錯失,正躊躇間,碰到了其赭。

在吳貴銀家中,其赭吃了滿滿三碗大米飯,大半碗紅燒肉,外加一盤青菜豆腐。看其赭吃得那麼香甜,吳老板也很高興。吃飯後其他溫州人也被請了來與其赭認識,有經營成衣的吳誌澤,開皮衣作坊的蔣賢方,經營小五金的虞文品等。眾人對其赭幫助他們開拓德國市場抱有很大希望。其後,在馬賽盤桓了幾日,其赭便乘火車前往巴黎,在巴黎乘坐前往慕尼黑的火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