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流逝。

又到了周五,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學生們蜂擁而出。

周啟又一次,最後一個走出教室。

從係統更新之後,一個星期都快過去了,他仍然沒有觸發揭秘任務。

就這兩天,他腦袋裏忽然閃過一絲靈感,這個任務會不會和任務目標有關呢?

有了這個猜測,立刻就有了行動,班級裏和江川關係好的女生也有那麼幾個。

這一次,為了驗證猜測,他沒有挑選目標。

昨天一個關係還不錯的女生,頭上也頂了個感歎號,江川湊過去和她套近乎。

可是一連聊了幾個課間十分鍾,係統沒有絲毫動靜。

當然了,女孩子心裏那些事情,他肯定沒法問,他想提升一下親密度,看看任務觸發,是不是和親密度有關。

結果實驗失敗,他懷疑可能是親密度不夠。

為此,他心裏也是牢騷不斷,這破係統連個親密度的查詢功能都沒有,廢物係統無疑。

懷著怨憤的情緒,江川一路碎碎念的來到學校的車棚。

學校離住的地方不算太近,為了上下學方便,他就買了個小電驢。

前幾天堵俞蓉蓉的時候,他怕晚了等不到,就先跑出來了,之後又回去騎的車子。

……

城西董村,這是一個城中村,幾年前這裏傳言要拆遷。

於是家家戶戶加層,裝修,或者把院子蓋滿簡易房。

折騰了兩年多,拆遷的計劃遲遲沒有明確的信息,之後便不了了之。

既然沒有了拆遷計劃,那加蓋的房子不能空著啊,董村的居民就又裝修了一遍,改成了出租房,租出去得了,也能挽回一點損失。

這些房屋是為了多獲得補貼才加建的,所以當時就沒考慮安全性和居住的適宜性。

出租出去之後,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不過,這些問題,在底層人的眼裏都不是問題。

隻要便宜,還能遮風擋雨,那就行了,其它的管他呢。

董村西北角一家位置偏僻的小院裏,不能說小院,整個院子裏,四個方向上都蓋上了兩層的房屋,就中間一個兩米見方的天井,還能看見點天空,已經沒了小院的韻味。

這家小院的主人叫黃大宏,是董村的村民,他也是聽信了傳言的人之一,是最先加蓋房子的那一批人。

拆遷的事情不了了之之後,很多人都後悔的捶胸頓足,虧了,虧大了啊,雖然蓋的時候,沒要求質量,能省則省,但是那也要花錢的不是。

黃大宏這人也算有點機靈勁,橫財沒了,他又最先做起了包租公的行當。

其它人一看,有搞頭啊。

那會,城鎮化建設發展迅速,進城務工的人員,人滿為患,對租房的需求供不應求。

自黃大宏起頭,陸陸續續的,整個董村都把加蓋的房屋改成了出租房,甚至有些人竟然在偷工減料蓋的二層上麵,繼續加蓋了一層,根本不管什麼安全不安全。

隻一年時間,這裏就被外來人口占領。

之後的幾年間,加蓋的,占道違建的經常偷摸上演,最後把整個董村發展成了蘇丹城最大的貧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