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摸“家底”把“水脈”支撐燕趙大地治水興水———河北省水利普查工作紀實(2 / 3)

加強培訓,注重宣傳。根據國普辦《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培訓工作方案》,省水普辦製訂了感動篇培訓計劃,明確專人負責培訓工作,嚴格挑選師資,精心編寫教材以及多媒體教學課件。先後舉辦了普查綜合培訓、專業培訓班1405期,其中省級培訓26期、市級培訓92期、縣級培訓1287期。培訓行政管理、技術骨幹、檔案管理、保密管理人員,以及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10.7萬人次。

為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支持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圍,省水普辦按照三個“一切”原則,即“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協調一切可以協調的資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高站位、高起點、大思路、大手筆地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亮點頻出、卓有聲勢的宣傳活動。截止到2012年年底,在國家、省內主流媒體上刊發新聞2000多條;《河北水利》期刊出版15期;河北電視台播放宣傳片376次,“燕趙風采”欄目播出44期、新聞專題56條;上傳國普辦網站信息100多條,河北水利網水普專題發布信息164條,全省網站網頁刊登消息500多條;省市共編發水利普查旬報、周報648期,編寫普查簡報3249期;省級留存影視資料460條、圖片資料5100幅;各級水利普查機構製作水利普查宣傳畫44.3萬張、宣傳購物袋4.1萬個、宣傳紙杯10.2萬個,書寫宣傳標語12.4萬條,印製普查公告40.8萬張,戶外廣告1.42萬個,宣傳冊5000本,做到了水普主題報道貫穿始終,重點報道有聲有勢,精品亮點深入感人,日常報道消息不斷,使水利普查宣傳的輿論引導能力進一步提高,宣傳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行政督查、技術指導。開展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是保證水利普查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為圓滿完成全省水利普查各項任務,省水查辦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督導檢查製度、檢查結果通報製度、約談製度及表彰製度。同時根據各階段實際進展情況,積極組織開展行政督查、質量檢查、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的督導工作。2011年1月,省水普辦印發了《關於開展全省水利普查工作檢查的通知》。2011年6月,省水普辦4位副主任分別帶領督查組到全省11個市33個縣(市、區),對清查登記、經費落實、人員配備、製度建設等工作進行了全麵督導;2011年7月,省水普辦結合海委水普辦進行質量抽查,組織開展了全省對象清查階段的抽查評估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2011年10月組織開展了台賬建設、數據收集和獲取等督查和抽查;2011年11月派出兩個技術組,對進度較慢的市縣進行了重點技術指導;2012年4月底組織了4個組對普查表的填報情況進行了督導。根據督導結果,省水普辦進行了6次通報,按工作進度、質量高低對市縣排序,先進市縣予以表揚,落後市縣提出了整改要求,發揮了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積極作用。

據統計,全省各級水普辦共組織開展了3856次普查督導、檢查、抽查等活動;對技術薄弱、進度慢、質量差的市、縣分別采取駐地幫扶,省、市、縣聯合辦公等方式,開展技術指導4688批次,參與人數達到34359人次,保證了數據質量和工作進度。各級技術人員利用電話和網絡,堅持全天不間斷的日常性技術指導,隨時解決水利普查疑難問題。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一係列強有力的決策部署、措施手段強推動著水利普查工作以全省之力投入、全民參與之勢,聲勢浩蕩、大張旗鼓的開展起來。

千舸齊發競風流

水利普查分為4個階段。2010年1~12月為前期準備階段,成立普查機構,落實工作經費,編製普查實施方案和相關細則,開展第一階段普查培訓及宣傳動員等工作;2011年1~12月為清查登記階段,分為普查對象清查和全麵調查兩個環節;2012年1~6月為填表上報階段,包括填表上報和彙總協調兩個環節;2012年7~12月為成果發布階段,主要任務是:進行全省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量計算、普查數據彙總協調平衡、普查成果逐級抽查驗收、普查資料分析整理彙編、普查數據管理和空間數據庫建設、普查成果驗收和宣傳發布等。

2011年是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關鍵之年,要全麵對普查對象進行清查登記,並完成靜態數據的錄入工作。我省普查工作數據錄入量大,普查對象數據量約占全國的1\\\/8。為打好這場攻堅戰,各級水普工作者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多措並舉、無私奉獻,湧現出許許多多感人的事例和當代最可愛的人,為水利普查這項大業的圓滿完成盡灑風流!

“請問你們的用水情況怎麼樣?”“請問你們村現有多少眼機井?”“請問你們村灌溉麵積是多少?”……2011年以來,在邯鄲魏縣各鄉鎮村的大街小巷,經常會出現一些精神飽滿、麵帶微笑的人員,她們手提文件袋,胸前佩戴藍色的掛牌,走村、入戶、進企業,認真詢問用水情況和水利設施情況。她們,就是邯鄲市魏縣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水利普查員。

為了切實有效搞好水利普查工作,魏縣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從水利局抽調20餘名業務骨幹,具體負責該縣水利普查工作。誰都不會想到,這些業務骨幹全部都是女同誌,她們上有老下有小,但是麵對工作與家庭,她們毅然選擇了迎難而上,戮力攻堅。

水普工作瑣碎而又艱苦。老鄉給她們借來自行車,為了趕進度,自行車的腳蹬在半路“下了崗”;普查閘門,她們還得攀沿著到達閘底測數據、填表格。在鋼筋石墩中,在冰天雪地裏,在烈日炎炎下,梨鄉巾幗水普人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全心全意奉獻水普、一絲不苟專注普查的動人畫卷。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厚的回報,魏縣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清查工作得到了省、市水利普查辦公室的讚許與肯定。這群梨鄉巾幗用柔情剛勁在水利普查崗位上書寫了一段巾幗不讓須眉的壯麗篇章,用精心細膩詮釋了一個普查員對水利普查事業的無限忠誠,用俏麗多姿為梨鄉水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白雲古洞水蝕調查單元點位於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境內的雞冠山,雞冠山山高坡陡,樹林遮天蔽日,偶爾隻見幾隻飛鳥掠過。負責水蝕調查的幾名普查員一邊互相攙扶著,一邊用隨身攜帶的砍刀用力分開樹杈。就這樣從上午9點一直走到下午3點,翻越了5座山梁,衣服、鞋子就都濕透了,也記不清跌了多少跟頭,終於登上了拍攝最佳遠景照片的製高點,進行了GPS定位。這些優秀的水利普查工作者,讓大山見證了他們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魄力和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