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平泉縣水務局 王小青
2011年7月,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水蝕野外調查正式拉開了序幕。平泉縣水保局在接到32個野外調查單元點(其中2個野外調查單元跨地區跨縣)後立刻抽調9名有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兩個調查小組分頭分片對這32個點進行調查記錄。張軍超書記就是這兩個調查組的直接領導者。平泉縣屬燕山丘陵區,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坡地、緩崗、衝積堆、溝穀、窪地、河灘、川地構成複雜的地形。32個調查單元中有2/3的單元都在大山環繞中,作為此次工作的領導者,張書記深知任務的艱巨,責任的重大,因此他本著認真負責,不畏苦不畏難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次普查工作中,力求圓滿的完成任務。
水蝕野外調查工作具有其特殊性,需要走遍每一個調查單元的地塊邊界並用GPS定位,數據要求十分準確,來不得一點疏忽。時值盛夏,酷暑難耐,我們頭上戴頂草帽,肩上背著背包,腳上踩著膠鞋,就踏上了普查之路。每到一個地方,無論地形多麼複雜,高山多麼險峻,張書記總是走在最前麵。記得有一次在調查平房鄉小溝村的單元時,當我們驅車來到調查單元境內才發現對這個單元的調查需要爬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大山,而且這山非常陡峭,從山腳下看山上密密麻麻布滿了灌木叢,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真是讓人望而卻步。經打聽才知道此山名叫馬鞍山,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幾乎沒有人上到過山頂。可是,要想取得精確的數據、了解山上具體情況就必須爬過此山。麵對此情此景張書記二話沒說,毫不猶豫地朝馬鞍山走去,於是大家也有了挑戰大山的信心和勇氣,急忙緊跟其後。真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嚇一跳,當大家爬到半山腰時才知道,山上的路況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半山腰上沒有了荊棘密布卻全是石子,一踩就往下滑,此時大家身上不光是烈日炎炎的熱汗,更多的是被嚇出的冷汗。張書記走在最前麵,他一邊給大家開路,一邊不時地停下來拉後麵的同事,不一會兒,就已經汗流浹背,衣服頭發全濕透了。為了讓大家不那麼緊張,他還開著玩笑。在他的帶領下,同誌們終於完成了這個單元的調查任務,但是,當大家回到單位才知道,為了給大家撥開一人多高的灌木林,張書記的手臂上已經布滿了劃痕,大家心裏又多了幾分敬意。
在普查中,經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地形和情況發生,在去王土房鄉山灣子村的一次調查中,車無法開到山腳下,要步行將近4公裏的路才能到達目的地,而且每隔十幾米就要從河裏趟過,張書記卷起褲腿毅然站在河中,把我們一個一個接過河,水流很急,河水涼得徹骨,幾次下來張書記的褲子已濕大半,站在水裏的時間也最長,可他仍說著笑著,沒有一句怨言。
在水蝕野外調查階段,除了做外業調查更多的是內業工作,每天張書記跑完外業回來後無論多累多晚他都一定跟著內業人員做內業,真正確保每一個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每一張圖紙的清晰度,每一張照片的真實性。
就這樣,在張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走在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上,掉到河裏繼續作業,腳上起泡繼續前行,一步一步地,我們本著“嚴肅認真,不重不漏,實事求是,保質保量,萬無一失”的工作方針,終於完成了水蝕野外調查工作。雖然大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是大家都由衷地感到跟著張書記我們累並快樂著,而且更使人欣慰的是我們的工作順利通過了省、市兩次檢查,當然張書記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肯定。
完成了水蝕野外調查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水土保持措施普查,雖然體力上不那麼累了但是這項工作需要和各村的村長、書記溝通,為了使他們能盡快弄清填表的內容和方法張書記不知放棄了多少個休息日,路途遠的地方經常是早出晚歸,但是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他那張麵帶笑容無怨無悔的臉。看到了一個水利普查員的堅忍不拔、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如今,水利普查已接近尾聲,可昨天的記憶還那麼清晰,走過的曆程是那麼令人難忘。這些看似平凡而普通的數據凝聚著普查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普查員們克服了無數困難和艱辛,走過一條條河流,爬過一座座山脈,才換來這沉甸甸的家底,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普查工作是艱辛的,普查時間是短暫的,但是從普查中從張書記身體力行的作為中我們懂得了一個水利工作者應有的無悔和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