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業說好要求就等著過個幾天來拿成果了,別說老太太幹了這麼多年紡織女工,手藝是杠杠的,沒得挑,將剩下的錢結清,就拿了衣服走了。

不多不少,正好三件,他早已看過了供銷社外地來的衣服的售價,他賣便宜一點,還是有人要的。對於新衣服如何賣出去,這時候顧客的定位就要準確。

第二天,盛建業就走了遠路,去鄰縣的工人區碰碰運氣,要不是怕在本地賣,容易穿幫,他還真不想走遠路。

遇到一個穿著藍色衣服的姑娘,看他一個陌生人在這兒兜兜轉轉,懷疑是壞人,不過看到他還背著鼓鼓囊囊的包,念頭又打消了一半,也不好空口白牙懷疑別人,而且這個地方一嗓子喊出來都是熟人,她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盛建業也注意到了這個女孩,假裝不經意間與她擦肩而過,話語飛速掠過“有外地來的新款衣服,便宜賣。”

女生的眼睛一亮,接著跑到一戶人家,敲了敲門,一個短發女生開了門,藍衣服的那個在她耳邊嘀嘀咕咕,兩個人一起出了門,結伴向盛建業的方向走去,三個人心照不宣地來到了巷尾。

短發女生是個急性子,不喜歡拐彎抹角那一套,直接開口問了,“聽說你有外地的新衣服,價格還便宜?”

生意上門,盛建業自然不會錯過,極力推銷自己的衣服,“是啊,同誌你看看我這衣服,絕對的最新款,剛從外地進,本地是沒有的進的,這花紋、這布料是不是跟供銷社賣的不一樣。”

盛建業說的是天花亂墜,兩個女同誌也有些心動,盛建業立刻乘勝追擊,“而且你們買衣服圖的就是個新鮮,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買我這裏的,在這地兒可是很少見的,總比跟人家穿的一樣好吧,況且我這兒是拿的人家的內部貨,有些瑕疵,但不影響,你們可以看這衣服上根本不明顯,而且我這兒還便宜。”

能買便宜的,為什麼要買貴的,而且這還不是供銷社裏麵那種款式,有點錢的人都買了,這樣看來,還挺劃算的。

兩個女同誌互相對視了一眼,覺得可以買,你來我往討價還價一番,三件衣服以每件十三元成交,不要布票。

刨去成本,盛建業這一回賺了二十幾元,要是放在地裏刨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掙回來呢?難怪這麼多人鋌而走險,實在是它給的太多了啊,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

拿到錢,盛建業喜滋滋地回家了,賺錢真輕鬆,隻要買了原產品,再讓別人加工,最後由自己賣出去就行了,錢到賬的是如此容易。

回到家後,盛建業向妻女講述了自己此次的生意經,盛南星著實沒有想到她爹活學活用地如此之快,加之好運buff加成,把“高仿”玩得是明明白白,當然,這也不算盜版,她爹又不抄人家的名字,而且現在還沒有品牌保護的概念,委實是吃上了時代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