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初級無線電遙控摸型飛機(1 / 1)

這裏向大家推薦一架由顏國忠老師設計的初級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它的尺度適中,結構簡單合理,性能良好,而且裝拆和維護方便,適合於初學者製作和飛行。

機翼:幾翼的平麵形狀為矩形,采用平凸翼型。外形和結構—可目簡單。以便於製作。機翼采用木質構架,前緣及中段蒙1毫米桐木片,外表再蒙棉紙,刷塗布油。有些地方難以買到塗布油,可以用硝基清漆代替,但因硝基清漆的收縮率比較低,因此蒙紙時應仔細地把棉紙撫平繃緊。翼根處的翼肋厚2毫米,翼尖處為4毫米,並修磨出圓角。其餘翼肋厚1.5毫米。翼梁采用4毫米X8毫米的桐木條。覆板的厚度從翼尖到翼根由1毫米逐漸過渡到4毫米,以使機翼各段的觸均勻。

機身:機身的外形很流暢,從側麵看就像一條魚。製作完成後可在機頭下繪上鯊魚的巨嘴和獠牙,很有意思。機身共有5個隔框,機頭隔框用厚5毫米的五層板,其餘用三層板。製作時先畫好線,然後用線鋸鋸下。隔框的中線很重要,在組裝時可用來檢查機身是否變形。機身殼板厚1.5毫米,前段拐角處用厚3毫米的桐木板加強,後段用4毫米X4毫米木條。油箱輪用三層板作艙蓋,用圓頭自攻螺釘固定,便於油箱安裝、維護和檢查。固定機翼的銷子應可拆卸,便於包裝運輸。容易裝拆是這架模型設計的一大特色,一般隻需幾―就可以把模型的機翼、水平尾翼、起落架、尾橇及發動機等都拆下或裝上。

尾翼:尾翼宜用輕術製作,這樣不但可以減輕重量,而且由於輕木較軟,便於切縫安裝成品鉸鏈。如用桐木製作,則縫可用線銀鋸出,但一定要精心製作,否則將因間隙太大而降低操縱精度。水平尾翼的前緣中間開一缺口,與機尾相應部位的小方木塊相配合,這樣僅需一顆3X15的自攻螺釘就能使之牢固地安裝和定位,裝拆十分方便。

起落架:采用後三點式。主起落架用直徑3毫米鋼絲彎製,與機腹的接觸部彎成“門”形,在機腹的相應部位刻出凹槽,再用圓頭自攻螺釘和鋁片固定。機輪的兩邊焊上螺母做輪擋。尾橇用直徑2毫米鋼絲彎成,也用螺釘和鋁片固定在尾部。

動力係統:動力為發動機,同樣用自攻螺釘固定在樺木機架上,裝拆十分方便。油箱容積為120毫升。模型的性能和發動機的狀態密切相關,因此對發動機要精心維護和保養,盡量避免在多塵的地方使用。燃油用完後要蓋好,防止灰塵和水分侵入。

操縱係統:采用蘭通道比例式遙控器。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縱杆都成直線,交叉布置。這樣不但製作簡單,而且有利於提高剛度。舵麵的搖臂、接頭等附件,有條件的應盡量使用成品,這樣能給安裝和調試帶來極大的方便。風門的操縱杆可選用自行車車閘用的軟鋼絲繩,這樣在距離不大的情況下既能滿足操縱的需要,又能起緩衝的作用。軟鋼絲繩用電工用的接線頭連接一段直徑1.6毫米鋼絲,鋼絲的一端彎成2形與舵機搖臂連接。

試飛:一般模型的安裝角、重心等都是根據經驗確定的,因此在初次試飛時出現一些諸如偏航、爬升等現象都是正常的。經驗豐富的操縱手稍加調整即能校正。但就我國情況來說,相當多的業餘愛好者所能得到的指導是很有限的,往往是按書本雜誌上的圖紙“土法”製造,然後自己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親自試飛,事故就當然難以避免。心愛的模型被摔得一塌糊塗,其、情可想而知。因此,初學者在試飛新機時要―航模調整和帶飛。在場地較小的情況下,宜—,離地約1米左右時再擺平著地。因為航線降落畢竟有一定的難度,在場地較小且障礙較多時,一旦偏航就往往將模型撞毀,甚至觸他人安全。

接收機電池應放在設備搶前麵,並在艙裏多放些海綿,以保護設備。

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一般來說,隻要設計上不犯太大的錯誤,模型是不成問題的,而且經過適當的調整都能飛得很好。這大概就是國內外的航模不拘一格、五花八門的原因之一。但這並不等於可以隨隨便便地亂來,尤其對初學者來說,更應精心製作,精心維護,嚴守正確的操縱程序。隻有這樣才能培養良好的習慣,為進一步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