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一架由呂濤老師製作的P3A-1模型飛機,該機采用高單翼布局,製作難度小,有一定的仿真度,而且隻需操縱2至31道。另外,這架飛機的原型機是根據上單翼飛機的設計經㈱作的,飛行性能有絕對的保證。
這架飛機總的特點是結構合理,采用上單翼布局,製作安裝簡單;機身堅固不怕摔;油箱容量大(超出普通油箱一倍),便於長時間練習飛行,翼展大、升力大、速度慢,並有一定的滑翔性能。總之,本機的設計最大限度地考慮到初學者製作和試飛。
動力係統:由於P3A-1規則要求發動機工作容積不能超過2.5毫升,因此建議大家使用2.5毫升活塞式電熱發動機,如使用國產銀燕牌,價格比較便宜。之所以不用壓燃式發動機的原因是:拉力相對較小、振動大,對遙控器有一定的影響。而且燃料中含有乙醚,不僅不易買到,還有麻醉性,對人體健康不利。另外,電動機工作電流大,飛行時間短,野外充電不方便,需要帶幾組電池,不利於初學者練習。
為使初學者在操縱飛機時易於掌握,要求飛行拉力足夠而速度相對較慢。螺旋槳選用大直徑、小螺距的木槳。由於大直徑大螺距的槳飛行效果不太好,因此應選用直徑200毫米、螺距90~100毫米左右的樺木槳。如果加工不方便也可買半成品槳,英製單位是8x4。
因為發動機品牌有多種,所以在調整時應根據說明書及有關書刊具體操作。
這架飛機機頭較長。發動機後兩個隔框全為油箱艙,且比一般油箱大出一倍適於長時間飛行。油箱采用汽球即可,中間用矽膠管連接,不能有漏氣。在插人汽球的一端需多打眼,保證吸油暢通。注意汽球屬橡膠製品,不能接觸煤油!
注意調整飛機重心時要先注滿油(應準備一支大號針管注油)再調整電子接收設備的位置。
電熱式發動機燃料由甲醇和蓖麻油組成。試車時的比例為70%和30%;—般試飛為75%和25%或80%和20%。如無特殊情況不要加人硝基苯和硝基甲烷。這兩種化學劑對發動機及體外噴漆、罩光漆(有機玻璃塗料)有很大的腐蝕性。
遙控設備:本機主要采用2通道遙控器,分別控製方向舵和升降舵。初學時不宜搞得過分靈敏。角度控製在土15%左右,熟練後可加大到±20%。
根據經驗進口設備很可靠,在飛行時不會出故障,但價格昂貴。如采用國產設備建議盡量從當地購買而不郵購,使設備能夠保修。挑選時盡量多詢問一下性能方麵的問題,如遙控範圍(地麵距離至少為300米);是否怕震動;航機力矩可否達到3千克力“厘米;速度可否達到0.5秒;飛行中會不會出現跳舵等現象;晶體管壞了是否有備件……尤其要注意設備外殼。多數好機器的外殼都很精細,操縱杆尺寸和手感設計得也很舒適。另外,最好選用調頻,其抗幹擾性能更強。
設備的安裝順序由前至後為電源、接收機、舵機。電源和接收機應用海綿裹好不能晃動。天線應拉直延伸到機外。航機要用減震膠墊墊好固定,太鬆太緊都會影響舵機正常工作。連杆用兩根自行車輻條錫焊製。焊接前要把表麵格用細砂磨去擦幹淨。要保留連杆兩頭螺紋,以便插入連杆頭。連杆的長度事先應量好,使其能由機尾兩側開口伸出,需要彎成什麼形狀事先都要做好。搖臂及連杆頭可買塑料成品。舵機和連杆裝好後既要保證轉動靈活,不能有卡死現象,也不能脫落。
接收機和發射機電源都很重要,不能新舊電池混用,也不要把電池長期放在機器內不取出、更不能用已經漏液的電池。,般用普通幹電池可以飛七八個起落。當發現發射機電壓表指針指到紅線處應立即更換。鎳鎘電池如不按要求過長時間地充電,也會漏液,腐蝕發射機電路,致使設備不能正常使用。
模型製作:這架飛機的結構為構架蒙板式。機型為高單翼。這種結構大家已很熟悉,因此更有利於初學者製作。製作工藝和其他飛機無大區別。
由於在家中製作工具少,條件有限,所以在製作精度上更要嚴格把關,盡量用現有的辦法創造條件。
在選定機型後,應認真地放大出1比1的工作圖紙,平整地固定在工作板上。如家中無工作板,可找一塊纖維板將光麵朝上代替,其他平整質地較軟的板子也可。
機身隔框的製作很重要,在切鋸縱梁槽時要注意料路。鋸完的槽口不能有大有小,並清理槽口。這樣縱梁的粘接度才強。框軒放在一起,看一看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如有誤差能改則改,不能改要重作,絕不能湊合。否則機身做完後就會出現扭曲等現象。而且在安裝也會相應出情況,到那時已無法再修改了。因此,認真仔細地畫圖樣、嚴格細致地製作,是保證精度的重要前提。安裝機身要對照工作圖,框架和圖紙一致。總裝機身時經常遇到縱梁粘了開、開了粘的問題。這是因為桐木條有彈性,尤其是同機身後半段黏在一起後容易繃開。有經驗的愛好者往往使用強度大、幹得快的膠水、看準後一次粘上,暫時先固定住。初學者可塗上乳膠,;先黏住前半段。整個架子搭起來後用繩子捆住,再用粘後半段。全部粘接完後乘膠未幹幹,對照圖調整,當確認無誤後用打頭針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