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旺角洗衣街215號,二樓後座。
這是樂隊成員之一的鼓手葉世嶸家的一座物業,這裏也是beyond樂隊的聖地,幾乎每周有時間,大家都會來這裏練習音樂。
不過張梓豪他們是搖滾樂隊,練習的聲音比較大,房間的消音效果也不是太好,特別是那架子鼓,咚咚地能響徹幾條街,沒少被投訴。
警察上門來調解了,原本隻是叫他們別擾人休息的時候玩可以,隻是beyond都是晚上才有時間,所以後來投訴多了和這一片警察都認識了,還好心勸他們做些正事,別老是玩了。八十年代香江對於搖滾音樂還是排除的態度,是叛逆的代表,而beyond現在還隻是一個地下樂團。
1985年6月9日,周末。
二樓後座這幾十平的房間中,beyond樂隊的成員除了張梓豪之外,都已經到了在哪裏練習著。
一曲配合之後,鼓手葉房東和新加入的吉他手黃慣中正靠在牆壁享受冷氣的涼爽,這樣的天氣在密閉的空間練習,就算有冷氣吹著也是滿頭大汗。
“二哥,梓豪哥不是說今天來嗎?”留著一頭短發還有些稚氣的黃家鏹,向坐在窗邊調整吉他音準的黃傢枸走了過來問道。
黃傢枸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放下手中的吉他,透過窗口向外看去答道,“應該快到了。”
這時在二樓後座的屋外,一名身材修長的青年背著把吉他從出租車裏走下,在一家零售店和一人交談一陣後,提著一袋東西進入了旁邊的樓房中。
這人自然就是張梓豪,自從接受了那份記憶來,他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裏,這段時間由於自己的彷徨,不但學校的課也曠了不少,幾次黃家枸和葉世嶸他們也打電話來叫他練習,隻是推托身體不舒服而已。
這段時間,張梓豪大多時間都宅在家裏,買了幾本編輯入門的書在啃著,照著記憶寫些東西,偶爾練習下樂器。主要的還是順便把自己以前創造的滿意歌曲和剛創造的歌曲在CASH注冊版權。
香江的音樂版權主要是通過民間機構CASH(即香江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依據有關版權法律來進行注冊的,這也是大陸青年的記憶讓他知道版權的重要性,所以覺得有些歌曲要趁早注冊版權,隻要自己注冊了版權,以後就占據主動。
也許遺傳自曹老師的天賦,或者那份記憶的知識,學習方麵張梓豪覺得比以前更加容易了,記憶力明顯強了不少,對音樂的掌握也更得心應手。
考慮了一段時間後,張梓豪決定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許是因為對樂隊的喜愛,也許是對命運挑戰的刺激鼓動著他。也許是因為那份難忘的初戀,那個誓言,那個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
不過要完成他的夢想,也許靠著記憶中樂隊的軌跡,自己也能夠隨著樂隊在香江占據一席之地。
但是這也許不能夠幫助他改變樂隊的軌跡,還需要他一步一個腳印的來改變。
偌大的香江娛樂圈,藝人成千上萬的,真正能夠取得成功的卻是那麼十數個,而更多的是在二三線掙紮。
鎂光燈下的生活看似人人豔羨,但要並不是所有進入這個圈子的人都可以站到鎂光燈之下的,就算站到了鎂光燈之下,獲得公眾關注、真正走入一線,又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