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震驚(1 / 2)

李賽正統領著騎兵遠遠的跟隨高仙芝的大隊,雖說不能靠近,但是李賽還是能夠知道高仙芝的大致去向,李賽的其餘部隊則向吐火羅邊境的恒羅斯平原而去,根據各種情報李賽大致知道了高仙芝的想法,其餘諸胡的反映也在李賽的意料中,畢竟穿越的優勢在,著名的恒羅斯之戰李賽是有了解的。

李嗣業派來的信使傳達了兩個消息給李賽,使李賽確定了恒羅斯之戰一定會發生,一條是李嗣業向高仙芝推薦了李賽,在赤河之戰中李賽的勇猛有目共睹,高仙芝做了個順水人情將李賽封為六品烈武校尉,這個官職已經接近了唐朝中級武官的門檻了,唐時烈武校尉能夠領軍五千人,也是高仙芝手裏封官的最大權限了,高仙芝還是很給麵子的。

第二件事就是李嗣業告訴李賽高仙芝在溫達爾山穀進行的屠殺,此次屠殺一共殺死突厥成年男子十八萬人,老人和六歲以上小孩十餘萬人,連帶殺死的容貌不合格的婦女十餘萬人,堪稱有史以來對外戰爭中殺人最多的一次,隻有五萬準備販賣到大唐的美貌突厥女子和兩萬左右的六歲一下小孩留下了性命,而且李嗣業還在信中說道,由於缺乏照顧,一些嬰孩也死去了,整個溫達爾山穀就如同修羅地獄一般。

李賽站在原地考慮了很久,現在因為自己在曆史上的出現,曆史出現了偏差,首先是赤河之戰的發生,;曆史上是沒有的,它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發展經濟讓阿史那部富裕了,結果黑狼部等四部對其進攻,然後是屠殺黑狼四部,這已經是原來曆史上沒有的事情了,現在缺發生了。

原來曆史上恒羅斯之戰發生在一年以後,而且高仙芝攻打的是由穆斯林組成的一個小國石國,在現在的阿富汗位置,石國隻有兩城,是一個人口不到二十萬的小國,當時高仙芝攻下石國之後也是下令屠城,那是老少婦女不分全部斬殺,因此才使得西域七十二胡聯手對抗高仙芝,從而在恒羅斯決戰。

李賽知道以高仙芝的大唐沙文主義思想,他不屠殺石國也必然會屠殺其他胡國的,那些胡國百姓的存亡不關李賽一毛錢的事情,但是諸胡聯軍的構成就會有很大的改變了,因為曆史上的恒羅斯之戰和唐軍對陣的聯軍中就有現在被滅的黑狼四部,還有自己老嶽父的阿史那部,這都什麼跟什麼啊?李賽隻覺得腦仁疼。

現在高仙芝果然幹出屠殺的事情了,又不可能沒有漏網之魚,這樣消息肯定泄露,這樣諸胡恐懼之下聯手已經是定局,李賽暗罵高仙芝這個老糊塗,你不會先將整個西域胡國各個擊破之後再集體屠殺啊?

非要打下來了就馬上開殺,這不是沒事找抽麼?諸胡為了自保必然會聯手和你拚命,高仙芝真是自大得可以,現在連李賽都看出來諸胡必定聯手,高仙芝不可能沒有看出來,還是這樣幹了,李賽無語了。

這樣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加強和李嗣業的聯係,就能知道唐軍的前進路線,本來李賽還想去高仙芝軍中和李嗣業在一起,現在看來根本不可能了,其餘諸將沒有一個能夠獨當一麵,李賽隻有在外繼續領軍。

唐軍屠殺突厥四十多萬人的消息不可避免的走漏了,泄露這個消息的不是別人,正是朵圖裏的兒子咄魯,回去之後咄魯看見了整個部落被唐軍屠殺,之後他拔出一隻羽箭折成兩段,用箭頭在兩邊臉上各刻三道血痕,身後的五十名突厥武士也做了同樣的事情,這是突厥人的血誓,表示此仇不共戴天,血債要用血還,之後咄魯和手下無事悄無聲息的退走了。

隻過了七天唐軍屠殺的事情就震驚了西域諸多胡國,咄魯一路狂奔,將這個消息傳播開了,很快諸胡就準備在吐火羅會盟,商量唐軍進攻之事。

而高仙芝根本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直接對外宣布因為吐火羅和黑狼四部勾結要進攻大唐邊鎮,因此大唐進行了反擊,至於屠殺一事純屬誣陷,根本沒有此事,看來高仙芝也沒有蠢到家,李賽得知之後想到。

高仙芝繼續先向西北進軍,在一個月內又掃平了北麵的三個小胡人部落,這下西域的遊牧部落人人自危,都紛紛向西向西南逃竄,高仙芝這時立即轉而南下,沿赤河往吐火羅而來,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高仙芝的意圖,就是要對吐火羅舉起屠刀了。

高仙芝正在馬上隨馬匹的晃動而微微有些睡意,邊上的劉瀚實在忍不住了,就開口問高仙芝:“都督,明明可以追上這個小部族,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和步兵一起慢慢行軍?”

高仙芝微眯雙眼撇了劉瀚一眼說道:“追上去?這個窮部族有什麼打頭?何況他們要是投降了呢?是不是又殺一次?你可知道為什麼我要像趕羊一樣將這些雜七雜八的小魚往吐火羅方向趕?”

劉瀚說道:“難道都督是想要他們全部集中起來?”

高仙芝大笑:“你還不笨嘛,就是這個意思,小胡國自己沒有土地,再往西就是強國大食的國土,他們不敢往那裏跑,隻有向我們這次進攻的目標吐火羅靠攏以求庇護,我就將計就計,放他們彙合,然後一戰而定,此後兩百年西域太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