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葵花寶典(1 / 3)

第二十章葵花寶典

回到府中李佐國聽了李虎的稟報才得知,原來李虎接到了鄭春民就去他家裏,鄭春民本來以為李佐國昨日所說的是一句戲言,沒想到真的派了李虎前來,鄭春雲就帶了李虎前往家住的地方,沒想到一到了住處,鄭春雲的弟弟鄭克儉就哭著跑出來找鄭春雲,正好碰見,說是鄭母昏倒在幫傭的那家後院。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鄭春雲每月的定例錢隻有兩貫,對於長安以外的人家來說一家五口已經能夠生活得不了,但是長安物價居高,兩貫也就有點緊,但是也夠鄭克儉和鄭母的生活了,隻是三年前鄭克儉七歲入學,這個開銷就上去了,鄭春雲的例錢就不夠了,鄭母就出去幫傭掙錢貼補,一家人雖然過的緊巴,但是鄭克儉就學成績很好,鄭母也就樂在其中。

鄭母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在現在看來其實就是長期營養不良,在長安一家富戶裏麵後廚幫傭那個苦就不用說了,剛巧就在李虎和鄭春雲來到的時候昏倒在了後廚,那家富戶也涼薄,怕鄭母死在後院就直接將鄭母丟在後院門口,直到鄭克儉中午回家吃飯母親沒有就去母親幫傭的地方尋找,在後門牆根出了昏迷的鄭母。

鄭克儉今年不過十歲,搬得動鄭母,奈之下就跑回住處叫了幾個好心的鄰居將鄭母抬回家,鄭克儉一個小孩又怎有錢請醫生,就出門準備找鄭春雲,結果正好碰上的鄭春雲,鄭春雲一聽大驚,撲到鄭母的床前哭了起來,一方寸大亂,自小鄭父早死,鄭春雲兩全靠鄭母拉扯大,實在撐持不下去鄭春雲才瞞著鄭母淨身入了宮,母子三人可謂相依為命。

還好李虎遇事不慌,馬上叫來大車將鄭母接到李府,李府不同於其他的長安大戶,李佐國一向注重醫療人才的培養,李府此時就有兩位醫生,馬上就對鄭母進行了治療,結論是鄭母長期食用粗糧糙米,使腸胃嚴重受損,長期營養不良而導致貧血昏迷,那時候的粗糧可不是現在花大錢去吃的養生的,就是二分之一的稻穀殼加上麥麩和些碎米磨碎製成的一種糧食,營養作用可以忽略,就是填飽肚子,鄭母吃的就是這種糧食製成的餅子,而給鄭克儉吃的卻是白米白麵,長期以往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結果就倒下了。

鄭春雲和鄭克儉一聽,兩抱頭大哭,李佐國回到李府看見的就是這般景象,李佐國就安慰鄭家,鄭母這病並不是不治之症,隻要慢慢調養身體便能夠康複,李佐國對鄭春雲說道常奴,不要傷心,你母親不會有生命危險的,以後隻要注意調養,就沒大礙的。”

看到鄭春雲臉上露出難色,他是為了錢而擔心,就又說道以後你母親就在我李府住下吧,又可以調養身體又可以順便為我李府做事啊,你弟弟的讀書一事也包在我身上了,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不然你有出息了你母親卻看不到了豈不是遺憾。”

鄭春雲遲疑片刻說道李將軍如此對常奴,常奴有可以回報的?”

李佐國臉一板說道難道我幫助常奴就是為了回報,在宮中一見常奴,我就覺得一見如故,你的母親都這樣了,難道還不許我幫助你麼?”

鄭春雲看見李佐國臉上隻有真誠,心中大為感動,是啊,李佐國圖呢?一個沒有品級的小宦官,家中又貧窮,李佐國此舉隻會對有好處,絕對不是貪圖。

想到這裏鄭春雲對著李佐國就跪下了,將頭磕在地上哽咽道李將軍,常奴對於李將軍的大恩以回報,隻有這一條命,李將軍但凡有所吩咐,常奴就算舍命也要做到。”

鄭克儉見到哥哥跪下,也跟著跪下磕頭,小臉上全是哭花了的痕跡,小小年紀就顯得十分俊秀,要進大明宮做宦官也不是歪瓜裂棗淨了身就能進去的,相貌也要生的好,鄭春雲的相貌就一表人才,他的弟弟八分像他,也是人才出眾。()

李佐國連忙將鄭春雲扶起,說道你弟弟以後也不要去學堂讀書了,那裏的夫子學問不見得高明,我這裏我的師父李白可是天下知名的詩人,等下就帶你弟弟前去,就在府上讀書,也可以就近照料你的母親。”

鄭春雲感動得不說好,正在這時鄭母喝下了李佐國府中醫生調好的藥,就是大補氣血的人參一類的藥材,加上一點點小米,其實說是食物也不為過,悠悠的醒了,鄭春雲一見大喜,兩人都湧到床前,鄭母看見兩個都在,但是睡的床卻是精致整潔,就開口道我這是在哪裏?”

鄭春雲忙說道這是在宣威將軍李將軍府上,李將軍母親病重,就將母親接來,為母親延藥診病。”

李佐國就上前對鄭母說道常奴是我好友,鄭伯母就在此安心養病吧。”

說完又對鄭春雲說道你們母子就在此說會話,不過你母親剛醒,還比較虛弱,講話不宜過長,我就先出去了。”

鄭春雲本就在為剛才李佐國稱呼的母親為鄭伯母而感動,試想李佐國一個四品宣威將軍,有必要對於一個沒品級的小太監的母親如此尊重嗎?還自居晚輩,聽了李佐國的吩咐之後鄭春雲連忙點頭答應,李佐國就向鄭母和鄭克儉點頭示意轉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