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1 / 3)

“今日請各位來府中一聚,就是為了今後這關中的管理之事,各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唐重臣,想必對我這個邊荒來的無名之輩還是瞧不起的吧?但是現在李某人並不需要各位高看一眼,隻不過你們學的聖賢知道是要為天下百姓出力的吧?李佐國並不需要你們為我效力,隻需要你們能夠為這長安、關中的百姓出分力就可以了。”李佐國站在廳中對來到李府的長安的各級官員侃侃而談。

長平侯劉忠玨和安國公裴圭站在前列,裴圭的兩個兒子站在稍微靠後的地方,因為開城有功,裴子軒已經被李佐國封為都尉一職,這都尉隻是臨時封的將軍職位,隻等長安局麵穩定之後就會再封裴子軒官位,安國公一家現在已經是長安城中獲利最大的家族了,李佐國還提拔裴圭的兒子裴子達為長安府尹,負責穩定長安民心,裴圭現在心滿意足。

李佐國掃了底下各懷心思的眾人一眼,這些人實際上是屬於長安城的邊緣貴族,真正是李隆基的心腹已經隨同李隆基出逃了,而李亨的心腹也基本隨李亨出逃了,隻是不少李亨屬臣的家眷還留在長安,李佐國也沒有為難他們,隻不過是監視他們的家宅罷了。

這些中層的官員在長安並不是非常得意,所以李佐國發出召喚他們都一個個的上門來,也就是為了看看能不能在這個占領了長安的軍事強人的手中得到自己原來不能得到的權力,這種心思李佐國了如指掌,要是真對大唐忠心耿耿那裏會跑到自己府上來?

至於不來的,也有,李佐國暫時不會理會,要是現在就處置這些人怕會造成人心浮動,李佐國準備以後在處理這些看不清現實的人。

現在麵前站著的這些人也就是準備投向李佐國懷抱的,李佐國當然要給他們點好處,裴子軒、裴子達和劉忠玨就是例子,劉忠玨現在是長安內衛總管,這也是一個臨時職位,統領三千從俘虜中挑選出來的士兵,專門負責長安的日常治安。

“關中州縣上百,人口幾百萬,我這邊需要人才來幫我掌管這片土地和百姓,你們都是大唐的精英,家中子弟也是從小培養,今天我就不兜圈子了,就請你們各自擬定一個推薦的名單出來,我需要大約兩百個俊傑,推薦的家族要寫明這些人的特長和本事,要是推薦有誤,並沒有你們寫出來的本事,那麼不但馬上去官回家,推薦的家族也要受牽連。”李佐國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圖,但是沒有明說推薦失誤會受什麼牽連。

不過這些世代為官的家夥那裏不知道李佐國的背後意思,無非就是以後就沒有舉薦的權力了,現在李佐國囊中缺人,不得不尋求世家培養的人才,大唐的選材分為兩種,一種是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李佐國肯定不可能用這種方式,另一種則是舉薦,由大唐皇帝根據大臣的舉薦征辟人才,李佐國用的就是後一種,讓這些靠向自己的長安世家從中得到一些好處,從而能夠真正的和自己捆綁在一起。

而李佐國並不是對這些人沒有防備,李佐國已經在打朔方之時就讓在安西坐鎮的段天和帶領疏勒學院的一百名畢業的學子來長安,在當時李佐國就非常有信心能夠攻下長安,段天和在長安多年,論長安權貴的熟悉程度比自己強得多,有他前來李佐國是比較放心的,而且段天和在安西的幾年也證明了能力和忠心,李佐國就準備讓段天和來作為關中的總管。

不錯,李佐國是準備安排好長安的事物之後回安西一次,安西是李佐國的後方,強悍兵力的兵源地,安西出現的一些流言李佐國已經知道了,回去穩定安西軍心民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麗兒的產期是在年底,李佐國要去陪伴自己的妻子生產第二個孩子,這對李佐國來說才是超過一切的大事。

李佐國吩咐完之後就令長平侯劉忠玨、安國公裴圭和他的兩個兒子留下,其餘的都下去準備舉薦之事,一百多官員來了李府,然後幾句話的功夫就被打發了出去,很多人心裏都有一種被耍弄的心情。

幾個覺得自己被侮辱了的長安中層官員恨恨的上車離去,而更多的官員則是仔細的消化李佐國所說的話,自己家族中的優秀子弟如果能夠通過舉薦成為官員,不管是在長安為官還是外放為官,這可是振興家族的一條捷徑,在李佐國缺乏人才的前期必然會得到巨大的回報。

但是風險也有,要是李佐國的安西軍被擊敗,大唐重新掌握關中,那麼這種行為就是死罪,想到李佐國的部隊摧枯拉朽的強悍實力,這些官員眼中的神色堅定了起來,能不能在這次新舊王朝更迭中占據好的位置,就要看這次自己推薦的人才是否出色了。

門口站崗的李佐國親兵看到這些本來不急不慢的長安權貴們,急急忙忙的騎馬的騎馬,上車的上車,一下就走光了,都不由奇怪,鎮守說了什麼?讓這些人火燒屁股一般的跑了。

這些人是要趕快回去商量要將家族中最優秀的子弟送到李佐國這裏來,兩百個名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說不定一猶豫就沒有了,可得趕快安排。

李佐國留下劉忠玨和裴家父子卻是要敲打一下,畢竟這三人有點兵權,李佐國並不怕三人手中的力量會對自己不利,畢竟安西精銳大軍十幾萬都在長安,這三人手中不到兩萬的兵力根本翻不起大浪。

“你們三人都不要心存疑慮,好好做事,穩定住長安局麵就算你們的大功,畢竟你們是最了解長安的人,再過半個月安西副都護段天和就會到達長安,他以後就是長安的主官,你們就直屬段都護手下,有什麼事情就找他商量。”李佐國溫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