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不甘心(1 / 1)

卻原來,這方淮也是一名耕讀世家的旁支子弟。

他自幼聰慧,不過二十四歲便考中了舉人,可接連兩次會試不中,也給他當頭澆上了一盆涼水。

方淮最終選擇了放棄,二十七歲謀了個縣丞的官位,到如今已經過去兩年了。

去年秋闈之前,他在縣衙附近結識了一個寒門子弟,名叫段承,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少年郎,因為愛才心切,多指點了段承兩句。

後來秋闈放榜,段承考中了鄉試第三名的好成績,方淮知道了以後,很是替他開心了一陣。

可好景不長,秋闈結束後不滿一個月,段承便被人誣陷偷盜進了大牢。

即便是認識時間不長,方淮也相信以段承的品行,根本不會做出偷盜這樣的事情來,所以在縣令麵前替他辯駁了幾句,卻被縣令好一通訓斥。

方淮心裏憤憤不平,就私自去打聽了事情的始末,這才明白段承為何會被人誣陷——因為他擋了葉赫那拉家小少爺的路。

那次秋闈,葉赫那拉家小少爺跑到邯鄲去科考,本就是衝著前三名去的,可沒想到還是考了個第四名的成績,於是他就心生不滿,便命人構陷段承偷了他的玉佩。

那玉佩價值千金,卻被人隨意丟在段承的房間裏。

大清刑法有雲,盜竊一百二十兩以上,絞監候。

段承一個前途無量的學子,如何會做出這樣自斷前路的事情。

了解段承的人都不相信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縣令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可他如何敢得罪葉赫那拉家?為了拍馬屁,縣令將這案子草草結案,段承被判死刑。

方淮不肯接受這樣的結果,跑到縣令那邊替段承求情,可結果卻是他被一腳踢出了縣衙,身上的差事也被擼了個幹淨。

方淮不甘心,又害怕有人對家裏人動手,便將自家人打發回了兗州府,自己又開始四處奔走,為段承鳴不平。

忙活了半個月,段承依舊被判了死刑,他也因為這件事,徹底得罪了縣令與葉赫那拉家的小公子,被故意挑了錯處抓起來關了半年,前幾天才剛被放出來。

經過了這件事,方淮心灰意冷。

胤禛聽完這一切,漆黑的眸中閃過一抹冷意。

命令墨竹派人去查探這件事以後,胤禛將目光停在了方淮那張帶著些胡茬的臉上。

此人倒是個品性優良的,可以考慮招攬到手底下。

他這般想,也這般做了。

在聽到墨竹說起胤禛身份的時候,方淮整個人都呆滯了下來。

他設想過胤禛等人的身份定然是非富即貴,但也絲毫沒考慮過會“貴”到這種地步。

驚訝之後便直接拒絕了。

他是個看不慣藏汙納垢的人,日後寧願回到家鄉開個私塾,開不了私塾就與人做抄書先生,總歸不會餓死家人。

他再也不想去看那些小人的嘴臉,令人作嘔!

胤禛聽到答案後,反而對方淮更感興趣了一些。

隻是雨停後啟程在即,他讓墨竹問了方淮的祖籍何處,給他留了些銀錢便分道揚鑣了。

方淮看著隊伍漸行漸遠,深深地歎了口氣,墨竹在問他的時候,不可否認,他有一瞬間的心動。

可家裏雙親尚在,稚子年幼,他們已經經不起這樣的變故了。

他隻是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舉子,在皇子阿哥手底下討生活得罪的人隻會多,不會少。

以他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格,日後若真的得罪了連四阿哥都保不住他的人,那時他的家人該如何是好?

權衡利弊,他還是選擇了拒絕。

方淮不知道日後會不會因為這件事後悔,但如今,他隻想護著家人,安穩的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