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類科技發達,但對付這些看似原始凶殘的生物卻顯得異常困難,抗體疫苗最主要作用是徹底消滅了CJ-G病毒的輻射傳播、空氣傳播,但卻無法阻止唾液傳播。
即使出生之時注射了抗體疫苗,一旦被咬還是會感染,並在48小時之內變為喪屍,當然如果在48小時內再次注射抗體疫苗也可恢複過來,超過這個時限就隻能永遠當一隻喪屍了。
有了對抗CJ-G病毒的抗體疫苗之後,人類開始大反攻,可是效果甚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那樣卻會給行星也帶來毀滅性打擊,而且隻是消滅這顆行星上現有的生化生物,卻不能將CJ-G病毒消滅,恐怖的CJ-G病毒還會通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輻射波飛向太空,一旦遇到有生命的行星一樣可以死灰複燃。
毀滅行星已經得不償失,卻還助長了CJ-G病毒的傳播,這便如同殺了一隻病雞卻將有毒雞血撒的滿地都是,讓更多的雞成為病雞,損失的不僅僅隻是一隻雞身上的雞肉,這樣做顯然很愚蠢。
況且資源行星是必須要保護的,這涉及到整個宇宙自然環境的平衡問題。
於是人類開始進行掃蕩式反攻,派出大批軍隊進入那些深度感染的行星,進行登陸占領和大清洗。
在那個機甲橫行的時代,人類最強有力的掃蕩武器自然便是機甲,成千上萬的機甲大軍雄赳赳氣昂昂踏上數千重度感染的生化行星,準備一鼓作氣奪回失地,人們對此充滿信心。
結果!
慘敗而歸!
生化生物的進化速度遠遠超過了想象,它們的強大與頑強也被低估,而它們的多樣性更是被忽略。
麵對大型生化生物,機甲顯得靈活不夠,麵對小型生化生物,機甲的精度又變得不夠,隻有極少數王牌控甲師,駕駛那種最頂尖的機甲才能與之抗衡。
有時候一隻小小的屍甲蟲都能將一架十五米高幾十噸重的機甲給打敗,龐大機甲對於體長不到兩厘米的屍甲蟲來說,縫隙實在是太多太大了,隨便找個鑽進去一陣嘶咬殺進駕駛倉,對著控甲師輕輕的咬上一口。
OK!戰鬥結束!
即使是一隻暴兵對大多數機甲來說都顯得太小了一些,而且敏捷速度都非常高,很難捕捉到它的動作,一旦被其爬上機甲身,也就意味著戰鬥接近了尾聲,隨便幾拳都可將機甲外殼給擊穿,畢竟大規模生產的機甲遠沒有那些王牌機甲堅硬。
大型生化生物就更不得了,除非遠距離狙擊,一旦近身那將是一場噩夢,它們之中有些力量甚至比機甲的機械動力還要大,一拳就可把機甲轟爛,龐大的體型絲毫不影響它們的敏捷與速度。
控甲師的操控技術就是再怎麼精妙高超,也無法將機甲控製到如同自己身體那般靈活,即使有人能做到,那也是萬中無一的稀有品種,而大型生化生物控製的本來就是它們的身體,加上變態的生化基因,它們顯然才是真正的近戰王者,是一切試圖近戰機甲戰士的夢魘。